他山之石:日本古建的防火經
1月3日凌晨,云南巍山古城的標志性建筑、擁有600年歷史的拱辰樓,被一把大火燒至只剩框架。6日公布的調查結果表明,火災直接原因為電氣線路故障引燃周圍可燃物,蔓延擴大造成火災。
過去一年中,國內各地古建筑可謂火光四現。一場一場的大火,既有管理不善,救火不力等原因,也有胡亂開發、私搭亂建埋下火災隱患等人禍因素。
以拱辰樓為例,火災前拱辰樓屋檐四周用燈泡串成了燈帶,二樓的內部改做表演洞經古樂的演出場所,并設有茶座,可以說既改變了文物面貌,又改變了文物用途,不能排除其中的火災隱患。
眾所周知,日本的古建筑幾乎全為木制,很多古建的屋頂是茅草屋頂和樹皮屋頂,因此火災歷來是日本古建保護的大敵。1949年1月26日,作為世界上最古老木建筑的法隆寺金堂壁畫被燒毀。這個事件是日本文化遺產保護史上的象征性事件,給日本國民帶來強烈沖擊。
以此為契機,日本1950年制定了《文化遺產保護法》,文化遺產從此成為法律的保護對象。按照這部法律,損毀重要文化遺產,可以處5年以下徒刑或者30萬日元以下罰款。即使是重要文化遺產所有人,也可以處2年以下徒刑和20萬日元以下罰款。此后,日本再沒有國寶級的建筑被燒毀的事件發生,此后一些文化遺產發生的火災多數都是人為縱火。可以說該法的制定發揮了極大的效力。
基于法隆寺金堂發生火災的背景,1955年,日本政府把1月26日指定為“文化遺產防火日”。每年這個時期,文化廳、消防廳、教育委員會和“文化遺產所有人”(被列為文化遺產的私有建筑的業主)都會開展合作,舉行防火訓練,開展文化遺產防火運動,并且在國庫提供補貼的情況下,在國寶級建筑物安裝火災報警器以及自動灑水滅火設備。
除日本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指導外,日本各地方政府也大力建設保護文化遺產的消防制度。日本各地方政府也會為了防止火災而展開全國性的文化遺產防火運動,不僅會檢查和建設防火設施,消防廳和各地的消防署還會在各文化遺產所在地舉行防火演習,提高國民對于文化遺產的愛護意識。
在日本,被指定為文化遺產的建筑物都要根據消防法設置火災報警器和滅火器,由于寺院等文化遺產面積廣大,設置消防設備需要巨額資金,政府會考慮所有者的經濟狀況,提供最高85%的補貼。此外,凡《文化遺產保護法》所指定的重要文化遺產,每3年要向當地消防署長提交一次報告。不匯報消防結果,或者做出虛偽報告,可以處30萬日元以下罰款或者拘留。消防法第17條第三款規定,建筑物等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占有者必須要對消防系統進行檢查。定期檢查后,要將結果匯報給當地的消防署長。
此外,日本消防法第23條規定,根據必要,市町村首長可以在重要文化遺產周圍設定一定的區域,在一定期間內禁止燃燒篝火和限制吸煙。消防法對于各種違法行為都規定了處罰措施,個人可處以3年以下徒刑和300萬日元罰款,法人罰款最高可以達到1億日元。
駐日工作時,我經常為能夠看到大批在中國已很少見的唐宋時代建筑和古風猶存的古城而感動。這些古建筑之所以能夠完好保存上千年,離不開日本人對本國文化遺產如同愛護眼睛般的珍視,以及由此建立起來的嚴密消防措施和強烈的消防意識。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最受日本人喜愛的景區,就在西安的東郊
青龍寺座落在西安樂游原上,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興盛于唐代,據說這里曾是太子的府邸,也有人說是種植藥材的地方。【詳細】
日本留下的戰爭遺址經改造成最獨特的酒店
平時大家比建筑,都是比誰的最高誰的最豪華,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高高的大廈,但我國不走尋常路,建了一個逆天的建筑,深坑酒店,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酒店,也是第一個被建在坑里的酒店。【詳細】
日本園林展將成為日本最大的園林專業展會
一年一屆的日本園林展GARDEX將于2018年10月10-12日期間舉辦,該國際展會的主辦單位是日本農業部,展出場地位于千葉縣幕張國際會展中心。逾萬平米的展館預計將吸引來展商數量1400多家,專業觀眾40000人次左右。【詳細】
為什么日本和美國居民多數選擇建造木房子
美國和日本為什么居民使用木結構房子比較多,仔細下面介紹都明白日本何美國居民都比國人注重安全這塊,感覺遇到任何問題自己會去想有效的辦法解決。國內地震很多次了為什么還是很少人考慮建造木房子呢,采用木房子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