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中國的"設計之都"多名不副實
北京歌華創意設計中心主任曾輝——
推動設計之都建設需要內生力量
“設計之都”實際上是綜合性地評定一座城市的創意精神與文化環境的標準,它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創意和設計能夠帶動、影響到這座城市的品質,能夠影響到城市里的人們的生活方式。真正的設計之都應該首先是一個宜居的城市,一個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城市。當然,有了設計之都的招牌不代表我們就是設計之都了,更在于我們要建設、維護設計之都,要讓設計影響到我們的經濟、民生、教育等各個方面。事實上,國際上很多公認的設計城市不僅僅是因為有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活動、設計品牌等,更重要的是設計已經融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城市的各個角度你都能感受到設計之美、創意在生活中的流露,能夠感受到創意設計帶來的品質和價值。
其實從中國的城市中我們也能看到設計的智慧。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古建筑,就是中國古老的設計符號。我認為,創意設計就是要與城市建設相融合,從規劃到運營,要滲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過設計為城市的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空間,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能夠感受到創意的活力和魅力。設計之都要讓更多好的設計成為好的生活,成為這個城市吸引人們的核心要素。
推動設計之都建設應該是由內而外的一種方式,要從一個城市的文化氛圍、文化內容入手,而不僅僅是推動一些活動和宣傳;要讓一個城市具有對創意和設計的寬容心態,大家都鼓勵創新設計、積極推動設計進入生活,而不是去制約創意的智慧;要提供很好的環境和氛圍,形成內生的價值和力量,讓大家自愿來做設計,而不是當做一個口號。我希望,建設設計之都能夠成為政府、企業、機構,甚至公眾的自覺行為,這是一種文化自覺,只有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設計之都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的各個方面。具體到實踐上,需要在政府公共服務體系里推動設計思維,用設計的思維來解決交通、綠化、醫療、公共教育等方面的問題,用設計完善城市運行機制。比如在交通方面,北京的交通擁堵嚴重,僅僅把道路修寬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需要用設計思維來解決,建立道路識別系統,甚至可以考慮在公共交通體系之外,能否通過設計的方式實現部分私車的公共化,進行資源變革。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呼吁設計提升城市品質,在智慧城市方面提出推動城市公共體系,這不僅基于大數據,更基于技術生態和人均生態??傊苿釉O計之都的建設要由內而外形成系統,用設計思維的方式管理城市。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