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區首部生態建設法規在青海施行
中國藏區首項生態建設立法——《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3月1日起施行。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中國藏族民眾聚居的五個省級行政區之一。長江、黃河、瀾滄江、青海湖等重要河流和湖泊均發源或位于青海省,是三江源所在地,有“中華水塔”之稱。
據青海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建軍介紹,該條例是由青海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上通過的,這是中國藏區誕生的第一部省級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立法,也是除貴州省之外中國第二部省級層面的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
條例共分七章共76條,首次對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主體、規劃與建設、保護與治理、保障機制、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如:第八條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應當發揮政府、公眾、社會組織和市場的作用。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政府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青海省人民政府應當逐步構建全面穩定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鼓勵探索運用區域合作、市場運作等形式,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制度??h級以上政府應當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吸引、鼓勵和支持社會資金、生態保護基金、企業和個人捐助、國際組織和國外政府援助等多種形式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在信貸融資等方面支持生態文明建設。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青海省生物多樣性保持總體穩定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詳細】
休閑農業讓青海農戶掙了13億元
近年來,青海省把發展休閑農牧業作為提升農業、致富農民、發展農村的重要舉措,全省休閑農業發展異常紅火。目前,青海省各類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達2535家,帶動了3.2萬人實現創業,2017年直接收入達到13億元。【詳細】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