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林寶金: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鼓勵“綠色發展”地區
“要完善現行生態補償機制,充分考慮生態環境貢獻值大小因素,讓生態環境好,對生態環境保護貢獻高的地區獲得更多的補償,鼓勵地方政府走‘綠色發展’道路。”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南平市市長林寶金說。
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擴大流域上下游橫向補償機制試點”,對此,林寶金說:“當前生態補償主要靠政府的縱向投入,橫向生態補償不足,應充分應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探索多元化生態補償方式,搭建協商平臺,完善支持政策,引導和鼓勵開發地區、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流域上游地區與下游地區通過自愿協商建立橫向補償關系,采取資金補助、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實施橫向生態補償。”
林寶金說:“近年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已經逐步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但在實踐中仍存在生態補償資金分配機制欠合理、生態補償獎勵資金考核指標設置欠科學等問題。”
林寶金說,當前生態補償資金分配是以地方財政收支缺口和人口為分配主要依據,沒有充分考慮生態貢獻值,造成了生態環境質量好,國土面積大,對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大的地區分配到的生態環境補償資金反而不足的現象,挫傷了生態環境質量優異地區的積極性。
以南平為例,去年,福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南平地處閩江源頭,是福建的重要林區和生態屏障,山清水秀,去年以來,全市7個縣區取消了GDP考核。
林寶金說:“近年來,我們堅決對高耗能、高污染說‘不’,重化工企業和礦產資源開發項目一個也沒有批,先后關停了26家礦產企業和480多家小木材加工廠,全市林木年砍伐量從'十一五'期間的244萬立方米持續下降到如今的160萬立方米以內。”
南平有85%以上的國土面積為林地和水域,水和空氣環境質量全年達標率接近100%。林寶金說:“在生態補償制度設計上,應當對像南平這樣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空間較小、但卻對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巨大的地區給予更多補償。”
林寶金建議,要明確“誰破壞誰治理誰賠償、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有償”的生態環境補償的基本原則,在現有的分配體制情況下,充分考慮生態環境貢獻值大小因素,將該地區國土面積、林地、草地、水域等受保護區域面積,自然保護區的級別以及面積作為計算的主要因素,真正體現生態環境好,對生態環境保護貢獻高的地區就能獲得更多的補償的生態補償原則。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農業農村部7月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將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詳細】
國際風景園林與綠色發展交流會在秦皇島舉辦
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和中國的2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研討風景園林與城市發展之路,探索濱水城市、海綿城市、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詳細】
我國綠色發展應遵循哪些路徑?
黨的十九大做出了【詳細】
生態文明建設應重視發揮碳匯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