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打造花卉休閑旅游新常態 推動花卉產業升級
“去年海口花卉總產值7.08億元,全省的預定目標則難以達到”。海口市花卉盆景產業協會會長劉傳剛介紹,海南省規劃到“十二五”末實現花卉產業年總產值50億元,目前發展勢頭并不如預期。他認為,海南應出臺扶植政策,以花卉休閑旅游為突破口,建立世界熱帶盆景博覽園,促進新常態下產業跨越式發展。
花卉盆景產業尚在初級階段
海南具有全國獨一無二的熱帶農業資源,氣候條件優越,光、熱、水等資源充足,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譽,花卉盆景資源豐富,獨具特色。劉傳剛介紹,目前海南省花卉種植面積10萬余畝,銷售總額10多億元,已成為部分熱帶花卉產品的主產區。海南切葉占全國7成以上,行內有“云南的花,海南的葉”之說。目前,全省正在建設和重點推進的花卉項目主要有,瓊北花卉產業區的海口蘭花產業園、海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和十里花卉長廊項目;瓊南花卉產業區的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三亞蘭花世界;瓊西花卉產業區的儋州市海南國際熱帶苗木花卉基地及交易中心建設項目等。
據了解,在“生態立市”理念的指導下,海口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林業產業有了長足發展,去年全市花卉總產值達到7.08億元。海口擴大種植和推廣大眾綠色切枝切葉類產品,積極引導花卉業主調整產品結構,新增大眾綠色切枝切葉類產品,種植面積超過了1000畝,有效拓寬了花卉產業增收渠道。
“海南花卉盆景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程度低,與花卉盆景產業大省云南、廣東、浙江等省份相比,差距較大。”劉傳剛舉例說,如海南的花卉每畝產值僅相當于云南的三分之一,顯然海南花卉產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次,海南花卉盆景產業不關注“一二三產”產業融合的大趨勢,與休閑旅游、休閑農業、休閑教育、休閑養生、現代服務業、旅游商品等產業關聯度不高,文化含量缺乏,產品種類不豐富,所以產業附加值較低;花卉盆景產業市場功能還是處于初級階段,電商的發展水平較低,品牌不鮮明,極大地制約了市場占有率;產業雖有行業組織,但行業影響力較弱服務功能不強,政府對海南花卉盆景產業的扶持力度也有待提高。
發展休閑型觀賞型花卉旅游
“海南應盡快制定《花卉盆景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并出臺相關扶植政策,以指導、促進新常態下海南花卉盆景產業的科學發展。”劉傳剛認為,海南花卉盆景產業具有文化創意產業的屬性,從規劃,到業態、產品乃至產業體系,都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建議向新加坡學習,以海口、三亞、博鰲、儋州的花園城市建設,居民庭院與陽臺客廳花卉盆景裝飾為示范點,推動花卉產業升級。應重視刺激節慶的鮮花消費,大力拓展與養生保健、化妝品、工藝品相關等花卉延伸產品,讓花卉消費日益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升花卉產業的附加值。
隨著休閑旅游事業的大眾化、平民化,越來越多的游客青睞花卉旅游。他建議海南應依托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來大力發展休閑型、觀賞型、參與型、商品型等不同類型的花卉旅游,其前景不可估量。并可考慮在海口、三亞打造有品牌影響力的融賞花、觀光、購物、娛樂等為一體的花卉節慶會展活動。此外,可利用落戶海南花卉大世界的“世界盆景友好聯盟交流中心”,與落戶在海南世外桃源養生區的“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聯盟總基地”,建設具有標桿示范作用的世界熱帶盆景博覽園。建議依托海南花卉大世界的花卉產業資源,將海南花卉大世界與“老鐵橋”相間的一段南渡江河畔打造成地方傳統民俗特色突出,集賞花、游憩、休閑、娛樂、美食、游艇夜游南渡江等功能于一體的夜間旅游特色體驗區域,以成為海口花園城市的新名片。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海南自然保護區掀起“環保風暴”
針對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的問題,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省海洋與漁業廳和省林業廳等部門聯合行動,立行立改、舉一反三,結合【詳細】
2017中國(海南)智慧城市創新大會在海口舉行
12月22日,以【詳細】
探訪亞洲最大花卉交易市場昆明斗南花市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長江經濟帶沿線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11省網信辦共同協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網絡主題活動探訪團7日走進云南昆明,探訪亞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斗南花市。【詳細】
海南博鰲將打造國家農業公園
建設好博鰲田園小鎮,不僅是打造海南的一張靚麗名片,更是博鰲亞洲論壇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