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師董濤談高密度的中國城市
2014博鰲地產論壇年度最具影響力設計師董濤,作為城市設計師和建筑師一直著力于城市發展研究及設計,他如何看待高密度的中國城市。
房地產開發商和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作為中國的基礎,能讓更多人步入到一個更好的生活質量的社會。在很早的三十多年前,中國產生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物理變化的建筑環境。自從工業革命的開始世界的第一波高密度生活,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如此大的規模的城市化,迅速改變從農村到城市的生活,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明顯大于在中國建設的規模,大量的人從農村遷移到城市背景,發生在大約二百五十年前的英國,也超過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城市變革速度。美國城市的增長由大規模移民帶來。在中國這種動態的城市運動到城市化幾乎沒有改變的跡象,還沒有真正發生過人們遷移到農村和低密度郊區的現象。成熟的認知“生活質量”這個詞意味著生活在中國的新的高密度城市和大城市。中國當前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正在逐漸實現更高質量的生活的模式。
在中國,歷史上南北消費取決于住宅的發展,不局限于中國城市規劃歷史或者中國文化背景。簡單來看成千上萬的中國小鎮,村莊和老城市核心,仍然可以看到,與當地氣候、地域和文化,很少或根本沒有關系。在一個國家,創建高密度城市生活不需要產生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社會凝聚力和穩定性功能。我們需要研究城市規劃和建筑,看到什么是更好的解決方案。可以使用來自過去的知識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的,更面向人類當前高密度居住需求的解決方案。只需要城市規劃師、城市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看到,并了解如何創造更多的人類友好的建筑環境和更有效的節省能源的方式。
我理解經濟和其他壓力,導致房地產開發商曾經處于困境,然而更大規模的高密度城市開發并不一定是合理的解決方案。這時應用更多的時間和金錢開發更好的城市設計和建筑高密度城市,解決生活方案,時間久了而變得難以出售。大多數人,尤其是中國人一直想要物有所值,我們值得擁有它。不同的是,在未來人們會想要更多的錢,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會去購買更多更好的產品或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創新可以為不同的解決方案創造新價值和需求,提供更好的感受和生活質量,它在將來會產生奇跡并且創造新的未來。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哈托格:街市生活的消亡,將使城市無法維系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各位聊聊城市化與場所營造。【詳細】
董濤:景觀都市主義的內容與實踐
這些熱鬧的景象正在揭示:在面對城市化進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時,對于景觀的重新定義,社會學者和設計師都在進行思考和聲明。現在中國的設計界也開始關注這一來自美國創造的詞匯。【詳細】
李敏:高密度城市綠色空間規劃對策與優化設計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1月10日,第四屆園冶高峰論壇之歐亞設計師學術論壇在北京新大都飯店舉辦。本論壇由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張青萍主持,華南農大城市規劃與園林系李敏教授發表了《高密度城市綠色空間規劃對策與優化設計--以澳門為例》的精彩報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