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常態·創新---2015第三屆清華同衡學術周召開
本屆學術周共分為三大部分:學術論壇、專題講座、專業論壇。
在上午舉行的學術論壇中,匯聚了多位不同領域的專家,他們從行業內部發出的理性思考和聲音,值得回味深思。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先生做了主題為“社會學、人居環境與城鎮化建設”的主題報告,以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為切入點,以清河實驗區為案例重點談了社會學研究什么、社會學和人居環境的關系、社會學人居環境的推進三個問題。他指出,當下社會學和規劃界面臨的一個共同的、重大的任務,就是在當下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遷的同時,如何去發揮自身的作用,社會學跟城市規劃、建筑等學科的合作擁有無限的潛力。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尹稚做了“三談營造——行業正在發生的改變”的主題報告,尹稚教授圍繞“營造”這一核心關鍵詞,從國際、國家、行業三個層面闡述了為何要重回營造,以及如何重回營造。他同時提出,城市規劃行業應當關注四個方面的學習內容:學習人文,關注社會;學習科技,關注細節;學習藝術,培養品味;學習管理,關注執行。
石楠秘書長在主題為“回歸常態與理性——規劃的革命性轉型”的報告中表示,回歸常態的理性,同時是一個職業、行業和學科的重視角,他從這三大視角出發,闡述了對“規劃轉型”這一議題的思考,提出如何進行規劃轉型的觀點——回歸常態與理性。同時表示,規劃師必須要考慮從行業內部的規劃設備走向社會的問題,只有規劃師掌握這些知識,規劃知識能夠為決策者、為社會所理解,才是規劃真正的春天。因為規劃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不是一個純粹的專業或者某個部門的工作。
其余與會嘉賓均發表了對行業內的思考,這些觀點交鋒的繽紛呈現為2015同衡學術周帶來了更多的精彩。
本次學術周共邀請了30余家媒體,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人民網、新華網等八家中央級媒體均參與報道,本屆學術周最大的亮點是來自規劃行業的有眾多粉絲的自媒體,國匠城、澎湃新聞市政廳、一覽眾山小、果說、城市數據派等等,同時,《國際城市規劃》、《UED》、《中國園林》、《城市規劃》、《世界遺產》等多家專業平面媒體也參與了報道。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