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倫:景觀設計需堅持“泛景觀”思維
CHLA:我們很高興您能出席第五屆園冶高峰論壇,并在休閑度假與宜居社區分會場做主題報告,
(1)您在講座中也提到,休閑度假項目中,景觀設計應順勢而為,那么,在自然景觀向休閑度假景觀過度的過程中,應該如何把控順勢而為的度?
李倫:隨著物質與精神文明的發展,大家逐漸認識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價值,古語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很多自然規律如果人為干預,最后得不償失。另一個方面:隨著文化力量加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增強,我們不再需要立刻移花接木地創造即時享樂般的繁榮,我們的自信容許我們忍受3-5年植物的成長,真實的普通山川河流也會給我們心靈帶來寧靜與享樂,而不再需要嘉年華式的造作。
(2)您認為社區應具備怎樣的特點才可稱之為宜居?如何實踐才能避免現今頻繁出現的住宅千城一面的現象?
李倫:住宅產業化、智能化和國人的文化自信,可以促進宜居社區的質的飛越!國外的住宅沒有我們這樣大的裝修投資和浪費,智能化就像里子和面子的問題。20世紀初建筑提出要向工業設計師學習,提出“住宅是住人的機器”的口號,這些年來我們的形式設計進步遠遠大于智能化的進步。而國人的文化自信,是內因,也是主因。千城一面,我覺得其實是歷史積淀問題,倒推回來,這其實是個大問題,我們需要設計更多的百年工程,而不是樓快快、樓危危,如此,一個城市的魅力自然就凝聚和散發出來了。
CHLA:在當下國家經濟發展轉型期間,設計行業和設計師受到的影響也很大,是否需要轉型?如何轉?
李倫:設計行業和設計師受到的影響非常大。簡單來說:項目少了,發展萎縮了。我認為有兩個轉型方向:一是向產業鏈上游延展,二是向專業領域深入。產業鏈上游包括設計施工一體化的范疇,以及設計與研究的結合,以前的建筑設計院很多叫做建筑設計研究院,目前設計院研究的功能萎縮嚴重,基本是在設計鏈條的末端按圖(或任務書)制作。設計往往封閉在自己的壁壘中,與市場結合很弱,因此,向上游延伸有利于設計行業發展。
另外,現在提倡“互聯網+”的發展模式與創新,其實非常有前景。目前的設計行業工作基本還是小米加步槍的半自動化手工作業。推廣人機互動、利用如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一類的軟件設計方案施工圖、普及應用信息一體化等,都變成了發展契機和潛力。舉例而言,景觀設計中的種植圖、水景圖目前都難以滿足現場施工的要求,造成大量的修改、浪費,如果能將這些數據系統化,必有可能帶來設計行業的一個飛躍。
景觀設計個體,在這樣的時代和行業環境下,需要展開眼界、苦練內功、等待時機,迎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白金二十年。
作為一個在我國起步較晚的行業,景觀設計的發展必定需要經歷一番磨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極向國內外先進技術理念取經并不斷提升自我文化自信,我國的景觀設計行業必定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