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名專家昆明獻策打造滇派園林
來自北京、武漢、南京、成都等地的近300名園林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17日齊聚昆明,在2015滇派園林高峰論壇上圍繞滇派園林的特色、品牌創建、資源整合、發展方略等展開交流和探討,并從理論建設、規劃設計等方面為云南園林產業的健康發展把脈獻策。
滇派園林是近年來云南不少園林界人士致力于打造的一個新的園林流派,云南省規劃設計院原院長莊憶說,云南自然條件優越,在各民族長期共處與融合進程中,又形成了相對統一的民族園林風格。
“云南地形地貌復雜,氣候多樣,植物品種繁多,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為打造滇派園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且云南棲居的各民族民居特色不一,民族文化豐富,是滇派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滇派園林創始人之一崔茂善稱,滇派園林使用云南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豐富的植物資源進行造園,是以大山大水大自然為表現形式,以親近自然、尊重自然、再現自然為核心的園林流派,根據云南豐富的資源,融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在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的蘇雪痕教授看來,滇派園林需要一套成熟的理論來做支撐。“這套理論既可以依托麗江木府、大理南詔國等皇家園林來挖掘,也可以從昆明植物園、景洪熱帶花園等現代園林中汲取。”他說,來自云南的很多自然人文景觀都可以為園林建設提供豐富多彩的素材,只是挖掘的力度還不夠。
此外,蘇雪痕認為,立體氣候顯著的云南應著手建立不同氣候下的植物多樣性規劃來指導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歷史上因霜凍災害導致的城市綠化樹種大面積死亡的例子不止一次。”蘇雪痕說,城市綠化關鍵要因地制宜,如當下深受歡迎的榕樹、藍花楹等外來品種,“雖然好看,但并不適合在昆明大面積推廣”。
“國內很多地方的園林綠化可以說是毫無特色可言,應將當地的自然和人文元素融入到園林綠化建設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院長包滿珠教授建議,滇派園林也應注重從歷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汲取營養,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梳理。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