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優秀指導教師訪談(五)
第五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頒獎大會暨園冶高峰論壇已于2015年3月22-23日在京成功舉行,來自國內外800余位院校師生參加了大會,部分師生也在大會上對獲獎作品進行了專題報告。大會雖然已落下帷幕,但會后各位同學對各優秀指導老師崇拜的熱情只增不減,可以說是一浪高過一浪。迫于各位粉絲們強烈的要求,“園冶杯”國際競賽組委會現隆重推出“園冶杯優秀指導老師”專訪環節,以期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優秀作品的創作經歷,為廣大風景園林設計愛好者提供借鑒。
我們每期將推出一位老師的專訪,今天出場的是我們福建農林大學鄭洪樂教授。
人物簡介:
鄭洪樂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
所指導的作品“歷史的刺痛--甲午戰爭廣場”在2014年第五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中獲得設計作品一等獎。
所指導的作品“根“織”生活--福州火車貨運東站景觀空間改造”在2014年第五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中獲得單項獎--人文獎。
訪談內容:
小編:請您談談此次獲獎作品的特色和優勢,以及您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
鄭:利用空間形態曲折、錯亂交織、尖銳、下沉、上升、水平、延伸與紅色黑色藍色組織,展現120年前甲午戰爭刺痛、破碎、沉沒、黑暗、血色、恐怖苦難歷史情感以及中華民族對和平發展渴望。不足之處對環境體驗真實性缺失。
小編:您認為做好一個方案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為什么?
鄭:人與環境生態生產生活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與人性化關懷,以及方法手段目標新的探索。這樣減少環境與人互相傷害,增加環境與人相互的呵護,推進健康發展。培育環境與人的責任與愛紐帶。
小編:談談您對“設計思維”的理解,您又是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這種思維的呢?
鄭:它是對景觀事件現象與本質關系的解讀,以及對設計方法、手段、目標的思考過程。讓學生到自然與社會中去觀察調研景觀現象,在課堂通過影像文字進行有形到無形的多角度多層面的討論交流,循序漸進培育學生的獨立觀察力以及解決本質問題方法手段的想象力。
小編:作為優秀指導老師,您對2015屆參賽的學生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呢?
鄭:對環境空間有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方法、不同定義,把設計概念到空間落實到具體土地、人、社會、生活。拓寬對環境發展新的細考與想象。
編輯:hebbe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