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終身追責倒逼“關鍵少數”敬畏綠水青山
近日,中央印發的《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出臺,其中對損害生態環境“終身追責”的規定,無疑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有利于在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群體重建對綠水青山的敬畏,促使其真正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為政用權。
黨政領導干部或主政一方、或統領一域,胸中的大思路、手中的簽字筆、案頭的紅印章,直接決定著科學發展的理念能否在實踐中落地生根,直接影響著萬千百姓能否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思路對頭、久久為功,綠水青山就可能變為金山銀山;急功近利、盲目短視,一味追求金山銀山就可能讓綠水青山毀于一旦。
現實中,生態環境領域的政策規定落實不到位,甚至出現生態環境遭嚴重損害的事件,與黨政領導干部的失職失責密切相關。失職失責行為的背后,暴露出約束機制缺失,責任追究不力。
此次出臺的《辦法》特別提出,對違背科學發展、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責任人,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格追責。一改長期以來對領導干部的環保工作泛泛要求、籠統評議、法不責眾狀況,顯示出責任追究對象由原來的執行主體向決策主體的重大轉變。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惟愿終身追責猶如一道“緊箍咒”,能夠促使各級領導干部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護衛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百姓,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也是全面實施《【詳細】
習近平全國生態環保大會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詳細】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這一精神,我們在發展旅游經濟時一定要堅持可持續【詳細】
珍稀物種逐漸回歸北京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介紹,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