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景觀實踐公開課】HDP微生態活水處理技術現場互動實錄
中國城鎮在過去三十年里經歷了快速式的發展,其理念全部按照西方的“工程技術解決一切問題”的建設思路形成,而之后所面臨的無數“詬病”——城市內澇、城市熱島效應、霧霾、河流湖泊水系污染、生態環境的破壞都讓城市與自然割裂開來。
這些“城市病”嚴重影響著我們的財產生命安全與健康,我們深感責任的重大,生態與環境對于城市的影響巨大,而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一些國內外具有先進思想與前沿意識、行走在生態領域的先鋒人物,早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成熟的可行性實踐理念。
【LAU對話】
對話時間:2015年8月30日 16:00-17:00
嘉賓主持:北京道勤創景規劃設計院總經理 彭世偉
對話嘉賓:佳業佳境創始人 黃建軍
資深景觀總監 韓孟春
對話主題:景觀水生態技術與應用
(對話內容實錄,整理如下)
彭世偉:早在之前,我們和黃老師因為一個項目結緣,當時跟他交談覺得獲益良多。因此今天特意再次邀請黃老師過來,本著LAU“實戰+分享+聯合”的原則與態度,以求與大家共同成長。首先請黃老師對微生態活水直接凈化公益做個簡要的概述。
北京道勤創景規劃設計院總經理 彭世偉
黃建軍:簡單地說,技術原理本身是直接在水體內部構建一個強大的生物治理系統,依托生物治理系統消減和分解污染物,讓系統持續保持一種健康狀態。
彭世偉:簡單明了,但我認為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還有很多鮮明的特點可以深入地了解,也可以為設計單位和施工方提供一個很好的備選參考。其次,希望韓總以孔雀城大湖項目為例,談談與佳業佳境合作項目的落地經驗。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河南鄭州:微生態才是微都市的靈魂
霍華德“田園都市”思想對建設新城市一直有著指導意義。“微都市”國際標準中,首要的即為都市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意欲打造一種環境友好型、資源集約型的都市空間。因為,“微都市”在建筑存在前,首先是自然存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