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智慧城市規劃:國際經驗
然而,智慧城市概念也受到了許多質疑,主要原因在于智慧城市內涵寬泛,不僅包括城市技術系統,也包括城市管理系統,還包括城市人文系統,同時其目標指向也涉及經濟、政治、人文等多個維度,為智慧城市的確切定義造成了極大困難。目前學術界對于智慧城市尚未給出廣為認可的統一定義,僅有一個包含六個子系統的智慧城市框架被較多使用,這六個子系統分別是:智慧經濟(smarteconomy)、智慧市民(smartpeople)、智慧管理(smartgovernance)、智慧移動(smartmobility)、智慧環境(smartenvironment)與智慧生活(smartliving)。而產業界對智慧城市的認識可總結為利用新一代的軟、硬件和聯絡技術賦予ICT系統以實時的真實世界數據,與先進的科學分析技術相結合,協助人們進行更加理性的決策,從而提高生產生活水平。
2大數據
如今,人們每天發送10萬條推特,谷歌每分鐘執行200萬次搜索,全世界每天產生2.5艾字節(EB,260)數據,截至2013年互聯網數據量已達到1000艾字節……這些數字共同構成了所謂“大數據”。早在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就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提及了“大數據”;大約2009年,大數據概念開始在ICT領域興起。不同機構和學者為大數據提出過多種不同定義,其中較被廣泛認可的是描述大數據與傳統數據主要差別的“3V”特征——大容量、高速度與多樣性。大容量體現為其數據量往往達到艾字節或澤字節級別,很難以傳統數據處理方式在合理時間內完成分析;高速度體現為數據生成過程的流動速度,也就是大數據具有實時性;而多樣性則主要表現在大數據類型和來源的多樣。這些特點使得能夠有效管理大數據、普遍適用的數據組織與處理技術成為關鍵。
3演進與關聯
可以看到,智慧城市概念的演進與ICT的日趨發展密不可分。概括而言,大數據與智慧城市分別代表了20世紀以來ICT進步的兩個方面——大數據概念的提出和發展主要來自于ICT領域的發展,而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和發展則是ICT影響下人類社會的思想觀念與建設實踐演進的反映,兩者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關系。智慧城市的發展必須依托于ICT技術的發展,而城市生產、生活的日趨復雜也為ICT領域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市民對基于ICT的各類服務需求激增,為ICT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市場支持;另一方面,用戶在享受服務的同時,也生成了巨量潛存巨大社會、商業、科學價值的信息,也就是大數據。智慧城市的規劃與建設,需要有充分的技術與條件處理城市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如城市交通系統產生的實時交通信息、城市經濟系統產生的商業活動信息等,特別是城市管理層(城市政府)對智慧城市進行智慧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大數據管理系統,不僅涉及數據的收集、存儲、分析方法,還涉及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類別數據的整合問題。這一系列城市功能脫離大數據技術都是無法實現的。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