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學者共倡“三峽城市群” 促區域協作發展
宜昌通則三峽通 三峽通則長江通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王偉光
三峽地區作為長江黃金水道的咽喉所在,對于上游重慶的發展,以及下游武漢的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黏合作用。宜昌通則三峽通,三峽通則長江通。規劃建設三峽城市群,是破解長江經濟帶發展瓶頸的迫切需要,是加強長江經濟帶轉型發展的戰略舉措,是對實現新型城鎮化有效途徑的重要探索。
當前,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內陸開放通道建設、陸上絲綢之路建設等,為三峽城市群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同時,三峽區域內的資源和基礎設施優勢為三峽城市群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三峽區域是全國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富集地、國家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礦產能源基地。區域內資源稟賦各具特色,連接區域內外的交通網絡便捷,形成了有機經濟體系。推動三峽城市群建設,將有助于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有效放大區域整體優勢。
在挑戰和機遇中探索 中國新型城市化模式
歐元50集團主席 埃德蒙·阿爾方戴利
中國城市化進程正加速推進,城市化必然會帶來挑戰和機遇并存。三峽地區乃至長江地區有非常好的風景,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探索中國新型城市化模式,將會有非常好的表率作用。
探索新型城市化模式,必須與污染作斗爭,要采取有效的激勵體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這樣的措施將對城市化的質量產生深遠影響,不僅可減少企業和家庭能源的消費,還將引導基礎設施投資、道路交通、城市建設等行業節約能源,讓城市設施和生活方式發生變化,成為更加環境友好型城市。通過三峽城市群建設,中國將有機會建立一個新興的城鎮化模式。
宜昌的水電生產能力,在中國和全世界都具有矚目的地位,也獲得過非常多的榮譽,包括“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三峽城市群志在建成創業創新和綠色發展的先行區,宜昌在這一推進過程中將大有作為。
為三峽地區發展 樹立新的里程碑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 安赫爾·古利亞
中國在城市化上取得的成功是世界城市化的典范,然而挑戰依然存在。現在,中國正處于城市化的新模式,該模式不再把經濟增長作為唯一目標,更側重于公平競爭、環境保護和公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時,該模式對城市群建設也更加重視,把城市群作為這個大系統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個體。本次研討會為三峽地區的城市提供了一個反思這種模式轉換意義何在的機會。
長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是現代工業騰飛的引擎。在中國政府“一帶一路”戰略背景的指導下,長江經濟帶迸發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為了整個區域的發展,我們相聚一堂,我相信本次研討會必將會對潛力的釋放大有裨益。希望本次研討會能夠為三峽地區的發展作出創造性和前瞻性的設想,為三峽地區的發展樹立新的里程碑。
把三峽城市群打造成 長江經濟帶新型增長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鳴
三峽城市群是長江經濟帶一個有潛在發展力的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后發優勢,基礎設施日趨完備,地緣相近人緣相近,生態支撐功能在逐步顯現。
三峽城市群對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有重大戰略意義,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間,有一個大的空白區域,宜昌能夠扮演這樣的角色,將有利于提升長江黃金水道的整體功能,有利于長江中上游結合部區域的經濟合作,有利于長江經濟帶的城鎮體系建設,有利于三峽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提出了“一個極四個區”的定位,即打造長江經濟帶的新興增長極、長江中上游的交通物流樞紐區、橫跨鄂湘渝的經濟協調發展示范區、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游區、綠色發展的示范區。
三峽城市群的建設需要從多個維度展開,未來的重點還是要加快基礎設施的網絡建設,積極引導產業的分工、錯位、聯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進一步探索內陸地區開放模式,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