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山水園林:一種徐州時尚
三、回應“遠鄉的呼喚”
——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公園體系
“城市化”有如浪潮,在這股浪潮推動下,“城市”瘋長。隨著城市的蔓延,城市園林必然也要有一個“突圍”的蛻變。
看看徐州市的老地圖,你會發現,該市的老公園離城市新區越發遙遠了。為了解決這個公園布局的問題,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新的園林理念:不占用農田,借助生態修復,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公園體系。
徐州依山帶水,崗嶺四合,山包城,城環山,從主城區延伸到遠郊鄉村的有4大水系、5大山系,山水資源豐富。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雖然長期以來始終重視城鄉綠化,但直到本世紀初,生態環境差的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變。為此,近幾年來,徐州市一直以“城鄉綠地環境一體化”為目標,大力推進“受損棄置地”生態與景觀的修復治理工程,先后實施了九里湖、潘安湖等濕地公園建設,成功走出了一條煤礦塌陷地治理的有效路徑,獲得了2010年江蘇省“人居環境范例獎”。對東珠山、龜山、九里山、山頭山、王山等位于市區的長期采石形成露采礦山廢棄地,進行生態恢復,其中“東珠山宕口遺址公園”被國土資源部譽為國內城市廢棄礦山治理的典范。
“變廢為寶”,“點鐵成金”是筆者對徐州市生態修復工作的歸納。所以,筆者對他們實施的“第二次進軍荒山”行動(高標準完成城郊荒山綠化1660公頃)、對他們實施的“采煤塌陷地生態修復”工程(市區采煤塌陷地已經完成6432平方公頃濕地公園的生態恢復建設,生態恢復率82.5%)、對他們“露采礦山廢棄地修復”工程(已完成42處的宕口生態修復,生態恢復率達39.6%),均給予無保留的禮贊。目前,徐州市受損棄置地的生態與景觀治理,其恢復率總和已達到81.3%。大勢已定,徐州市已經全面再現了她的青山綠水。
“古黃河公園”是在一片黃河灘、爛泥地上建造起來的。“一軸九區”的明清仿古建筑群,彼此呼應,連綴成千米景觀帶,成為古城北區的休閑中心。
九里湖生態濕地公園原是徐州市城北的采煤塌陷地。從2007年開始,連續兩年被列為城建重點工程。通過對塌陷區已有水塘進行疏導、清挖、整治,已形成了1700畝的生態水區。其間水域開闊,波光瀲滟,亭臺廊榭,依水為伴,五彩花木,相映其間。附近的一萬多戶居民,因湖而居,舊貌新顏,所以戲稱自己的小區是“湖景房”。
而徐州市的采煤塌陷地,總面積達30.8平方公里。治理只是開始。當塌陷地蝶變為美麗的城市濕地公園時,徐州的“城市之腎”將更加健康。
珠山景區位于云龍湖畔、珠山腳下,原來也是采石宕口,荒村陋巷。為了實現“顯山露水”、“還綠于民”的目標,徐州市先后啟動棚戶區拆遷,總面積達55萬平方米,共投入資金近20億元。珠山景區的開放,標志著云龍湖方圓11.2平方公里核心景區的建成,云龍湖風景區也由此成為了一個完整、閉合式的生態觀光圈。
歷史上的徐州,是“山包城”。十多年前,是“城包山”。而今,“城”與“山”已經被一個更大的一百公里的四環線包住,有些地段,又突破了四環線。所以,徐州市的園林,正在營造出“大湖”、“大園”的氣象。
前文已述,“九里湖”面積固已超千畝,而大龍湖的前身為大龍口水庫,面積1800畝(1.2平方公里)。改造后,大龍湖的水面面積達到3000畝,連同周邊景觀綠化帶,占地達6700多畝。
故黃河風光帶橫貫市區慶云、濟眾、和平等9座大橋和中山、淮海、建國等市區7條主干道,全長6313米,被稱為徐州“最長的公園”。漫步故黃河風光帶,你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
這些,都是在“生態修復”的背景下完成的。園林建設,正在促使徐州市的生態環境告別煙霧,告別污水,告別灰暗,而走向清新、宜居。
編輯:wangyun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