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下個月將在泉州拉開帷幕。其實,泉州與亞洲各國除了文化經貿往來密切之外,在植物生態領域的交流也歷史悠久。這不,咱厝正在建設中的植物園引進一批特色樹種,其中不乏亞洲各國樹種。包括原產于越南的蒲葵、馬來半島的面包樹、源自印度與馬來西亞等地的海紅豆等,即將入園栽種。
樹干肥大,好似大象的腳,名之象腿樹;果實重達40多斤,切片火烤味若面包,故稱之“面包樹”;樹干流出的白色乳汗有劇毒,少數民族用以涂箭頭獵獸,中箭后見血封喉,故得名見血封喉樹;春夏開花,花開滿樹,色彩鮮紅,狀似火焰,這是澳洲火焰木……親!這些長相怪異、造型奇特罕見的樹你都見過嗎?別急,再過一段時間,這些奇花異木將在泉州落地生根。
昨天,記者從泉州植物園籌建辦獲悉,一期(核心區)引種的近50種200多株特色樹、造型樹,已陸續運抵泉州,并入園栽種。這些罕見的特色樹種,來自澳洲、非洲,以及亞洲等區域,對泉州而言,這些樹大多數屬首次引進,計劃在植物園內的奇趣園、四季花園等專類園區栽種,以供市民欣賞。
據悉,泉州植物園位于洛江區河市鎮山邊村,規劃面積4885畝。園區總體規劃結構為“兩山四水五區十五園”,園內有東、西兩座山,東邊主要設置多個專類園,以植物展示為主;西邊的山體設置休閑探險場地,以互動體驗為主。根據植物不同的種植要求和基地現狀,規劃設計有15個專類園,即四季花園、奇趣園、藤蔓之路、臺灣園、刺桐園、水生園、盆藝園、棕櫚園、山茶園、蔭生園、巖石園、竹類園、樹木園、果木園、農耕園等。
“此次引種的這批樹,以造型奇特等為看點,大多數是首次引進的。”植物園籌建處相關負責人透露,以觀賞為主的植物園,也可以稱為“植物博物館”,前期對園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今后對福建、臺灣等地植物的引種與栽培。
最近,首批引進的特色樹、造型樹,已陸續到位,其中包括素有“茶族皇后”之稱的金花茶,還有一株來自非洲大陸的彌勒佛樹,十分罕見,大多數將在園中奇趣專類園種植,“預計到明年五一前后,奇趣園中的植物將全面盛開迎客。”
目前,項目一期(核心區)建設已全面推開。今年計劃投資1.2億元,計劃完成植物園一期四季花園、奇趣園等部分植物專類園建設;開展一期專類園主體建筑、二期道路、入口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到2016年初具規模,成為泉州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