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思維下 如何建設特色城市
“互聯網+”讓城市更智慧
2015年3月,淘寶上線了“淘寶政務”服務,目前青島政務已經入駐,成為淘寶網上首家“政務商店”。“互聯網 政務”戰略驅動政務創新,通過主流互聯網入口優化辦事前、中、后的用戶體驗,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政務服務,讓市民辦事和淘寶購物一樣方便;未來將根據移動端的特點來優化和定制政務服務的體驗流程,將部分適合在移動互聯網上開展的業務進行試點,讓市民拿出手機即可找政府辦事。截至2015年5月,匯集54個部門2400多項辦事服務的網上便民服務大廳綜合網辦率已達53%。同時,老百姓可以通過在購買“政務商品”后作出“好評”、“差評”或“中評”來進一步督促政府完善提高服務能力,打造服務型政府。
“互聯網+”,讓老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并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名詞。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2015年4月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確定北京市門頭溝區等84個城市 區、縣、鎮 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試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等13個城市(區、縣)為擴大范圍試點,加上2013年8月5日對外公布的103個城市(區、縣、鎮)智慧城市試點以及2013年1月公布的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目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已達290個。
為規范和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構筑創新2.0時代的城市新形態,引領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鄉建設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發布了“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并印發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兩個文件。
國家開發銀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合作投資智慧城市資金規模達800億元,并根據已簽訂的合作協議扎扎實實穩步推進項目遴選、調查、放款等工作。
“銀川模式”被認為是“互聯網 ”智慧城市的一種創新,該市與中興通訊整合優勢資源,引入全新的商業合作模式和城市信息化運營管理思路,聯合打造高標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運營管理體系,既解決了建設期巨額投資一步到位難的問題,也解決了運營期政府在升級換代上難以跟進的問題。
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全國智慧城市建設中信息技術投資將以萬億元計,建設智慧城市對我國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傳統牌魅力無窮
傳統的園林城市、節水城市、人居環境、城市環衛及管理、歷史文化等是城市建設的重要要素,是城市留給人好印象的基礎。
7月25日,全國城市環衛保潔工作現場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召開,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在講話中強調指出,環境衛生事關民生,抓好這項工作,既是人民群眾的期盼,也是最起碼的要求;要實現城市文明,就必須從城市的環境衛生抓起。
中衛市創造了“以克論凈”城市深度保潔法,這是一種精細化城市保潔理念,通過機械全程清掃和人工不間斷保潔,嚴格責任區域、責任管理和責任考核,最終實現道路浮塵每平方米不超過5克、地面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5分鐘的目標。
陳政高對中衛市環境衛生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地處西部沙漠邊緣的中衛市能夠做到“以克論凈”,關鍵在于領導的重視、保潔方式的轉變、制度的創新、嚴格標準的制定和長效機制的建立,這為解決城市環境衛生這個“老大難”問題闖出了一條新路。各地要開展學習“中衛經驗”、清潔城市環境的活動,整治城市點線面的環境突出問題,提升環境衛生水平;要因地制宜制定清潔城市環境的行動實施計劃,徹底解決城市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實現城市面貌干凈、有序、美麗。
9月11日,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制訂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正式公布,到2017年底前,地級以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基本要消除黑臭水體。而另外的目標就是到2020年底以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都控制在10%以內,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要得到消除。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杰指出,城市水環境質量是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實現河道清潔、河水清澈、河岸美麗,對于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家節水型城市濰坊,1升水可以洗一輛小轎車,被稱為“微水洗車”,而傳統洗車則需要約60升。目前,濰坊市用水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天減少2.5萬至3萬立方米。
同樣是國家節水型城市,昆明30年節水6億立方米,相當于滇池容量的三分之一。從技術上講,按昆明每天供水90萬立方米計算,這6億立方米水可供昆明“喝”近700天。
在記者看來,這兩座城市也很美。
今年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命名第七批(2014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共有常州等8個城市榜上有名。至此,自2002年第一批節水型城市公布以來,已有七批69個城市獲得了國家節水型城市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命名了十七批、300多個國家園林城市(縣、鎮、區);截至到2014年,全國共有35個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截至2015年8月,國務院已將127座城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并對這些城市的文化遺跡進行了重點保護;截至2014年,住房城鄉建設部還公布了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8處世界遺產,中國擁有的遺產總數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
所有的這些,都是中國城市的驕傲,都是中國城市給世人的美好印象。
世界銀行前副行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多次表示,美國的高科技與中國的城鎮化是拉動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實施,中國正在掀起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波瀾壯闊的城鎮化浪潮,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迎接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到來。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