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中國的風景園林——從傳統到現在
劉濱誼:第五屆艾景獎的各位代表、嘉賓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第一次站在艾景獎大會的講臺上,我們這個專業有個特點,思想一直在變,我就在登臺的前一分鐘還在編輯PPT,接下來我給大家講的內容只當做我到此時此刻為止的一些想法,再往下走還會有所變化。
大家看,這個題目好像是跟我們那個上面沒什么關系,其實不然。首先跟大家講一下我的背景,30年的時間,比克畢業之后到現在30年的時間從事風景園林的研究實踐。最初出道,從大規模的風景名勝區開始,三清山自然文化遺產,學了歷史,翻了這本書,也花了20年的時間,教建筑學、風景園林等三門課。我今天的講座思前想后,把它濃縮一下,也是這么多年的一個積累,我想講三層意思,從傳統到現代的途徑,我們尋找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靈魂,我們在景觀規劃設計當中的一些基本手法,三層含義最終都指向了時空轉換,時間跟空間的轉換。我們做了這么多年,最初是習慣于在土地上說話,對最后放在檔案館里也沒實現,做著做著才發現,所有方案不落地都是白扯,一定要落地,一定要建成。
這樣一個項目緊鄰龍門石窟,我們想到不僅僅是物理的,生態的,更多的是精神文化,而到這個就讓我們想起來,當我們評價中國風景園林的時候,僅僅根據外形象,你是不一定能看全的,就像看一個人,人不可貌相,中國園林更是如此。在我們做規劃設計的時候,我們規劃的依據是什么,通常都是停留在形態上,這個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們在這個項目當中所要思考得,要依據歷史的、人文的,再具體一點就是,這種意識在中國古典文化里面最集中體現的就是詩詞,外在的形,這反應會話以超出釋放心想里中國,通過歷史脈絡,自然生態脈絡想辦法來體現。
我們先說結論,這里看一下我們的規劃,因為唐代等歷史上的山水繪畫,將山水有機的進行綜合,我們設想我們提出了詩畫風景園林,進一步具體形象的說法就是,我們用描寫當地景色的詩,從歷史上發覺中國的詩詞,還有繪畫,根據詩詞跟繪畫提供的線索我們去再造風景園林的景。思想的來源該是這樣的來源,我們從最基本的三個源頭去做起的,一山水田園生活,一個是山水詩詞,一個是山水規劃。3平方公里的濕地公園當中,首先我們從360多首唐詩中,挑選了60首。進一步在這60首當中,我們提煉10個景,再把景的名稱也相應的都提煉出來。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因為我們風景園林還是要講空間感受,風景花兒也是根據中國古代風景園林的理論,最初就是柳宗元提的,也是我的碩博論文里面的一些研究核心,主要是從風景園林規劃角度出發,最基本把人們對于風景園林的感受分成這樣兩大類:一種是奧秘性空間,一類是空曠的空間。進一步把人們感受分解成奧秘神奇,或是空曠。包括在10個景區當中互相聯系,山水詩詞跳躍性更大。把剛才看似很抽象的這些思路,利用詩詞繪畫去找線索,找主題。文人游宗,洛宛古道就是一條城市道路,文人游宗重點指的就是歷史上到此一游的詩人。
如果能看明白的話,其實我們基本規劃思路也就是這樣,接下來的做法就是如何把它落實在圖紙上,建造在實地中。我們根據剛才的框架,深藍淺藍都是歷史上,深藍是詩人們的游覽路線,我們把它再現,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根據詩詞里的,作為一種詩文的線索,作為歷史景觀要素。發覺詩文線索,把它落實在我們風景園林的設計上面。
編輯:wangyun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