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變化大會:2030年左右中國碳排放達峰值
出席巴黎氣候大會的各國領導人集體合影供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11月29日,巴黎共和廣場被民眾擺滿了鞋子,呼吁民眾關注氣候變化供圖/視覺中國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昨天在巴黎北部勒布爾熱的會議中心召開,東道主法國總統奧朗德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會場外親自迎接與會的約150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會議目的在于達成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協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避免氣候變化導致的災難性后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11次締約方會議11月30日在法國巴黎開幕。與會各方將力爭在未來十余天里,達成一個新的協議,從而敲定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機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開幕式上邀請全體與會代表起立,為最近發生在安卡拉、巴格達、西奈半島上空、貝魯特以及巴黎等地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的受害者默哀一分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他表示,巴黎協議應該有利于照顧各國國情,應該尊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國內政策、能力建設、經濟、結構方面的差異。應對氣候變化不應該妨礙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發達國家多一點共享,多一點擔當,實現互惠共贏。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屆時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
作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進程中的關鍵節點,此次會議受到全球高度關注。目前,195個與會國家和經濟體的近萬名代表已到達巴黎。與會者還包括近2000個非政府組織的萬余名代表和3000余名各國記者。
《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呼吁各方肩并肩站在一起,共同認識到彼此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異,同時堅定不移地作出承諾,為子孫后代帶來福祉。
她表示,巴黎是一個了不起的轉折點,但任務尚未完成,與會各方應該利用這個機遇,制定明確的目標和可預測的時間表,以實現科學所確定的全球溫升控制目標。與過去幾次氣候談判不同,此次巴黎會議最大的看點是有百余位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首日會議。美國總統奧巴馬等多國領導人都將發表講話。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