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欲打造天津首個全國綠化模范城區
借助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成功舉辦的有利契機,天津市武清區正積極爭創天津首個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區)。日前,記者獲悉,武清區冬植工作已全面展開,土地流轉等順利推進,預計今冬明春將植樹584萬株,造林10.03萬畝。按照《武清林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該區“十三五”期間將投資近30億元,造林46.5萬畝,造林面積居天津各區縣首位。
據了解,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區)是一個城市生態環境優良的重要標志。評選標準包括規劃設計、義務植樹、城鄉綠化、科學造林、森林質量、產業發展、保護管理、生態文化等九大方面。
近年來,武清區大力提升整體綠化水平,扎實推進國土綠化建設,并形成了一個以喬木樹種為主體,以農田防護林和綠道為基本框架,多林種、多樹種、喬灌草立體種植結構相結合的城鄉一體化大綠生態格局。“十二五”期間,武清有效整合各類造林綠化資金,累計投入10億元,造林綠化27萬畝。截至2014年底,該區林地總面積82.2萬畝,活立木總蓄積524萬立方米,林業總產值4.6億元,森林覆蓋率達35%。
今年年內,武清區重點實施了防沙治沙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綠色通道工程、綠色河道工程、成片林地綠化工程、園區綠化工程、示范鎮綠化工程、村莊綠化工程等多項國家、市級造林綠化工程,造林10萬畝,占全市造林總量的20%。
今冬明春,武清區還將再造林10.03萬畝,植樹584萬株。“十三五”期間,該區還計劃投資近30億元,按照“一環、三沿、儲備林基地建設”的布局,環武清新城控制線建設林帶,沿高速公路和鐵路、沿一二級河道、沿干線公路建設林帶,并在武清與京冀邊界建設以防風阻沙林帶、片林、經濟林為主的儲備林基地。預計五年時間里,規劃造林面積達46.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至45%,將武清打造成“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生態宜居城市和綠色生態家園。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天津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 土地每畝年補500元
為更好地保護濕地,天津將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生態補償范圍包括國家級和地方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工程流轉集體土地,實施生態移民,以及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的補償。【詳細】
天津啟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三年內打造成津郊支柱產業【詳細】
天津市農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
日前,天津市農委主持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來自中國農科院、天津社科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農科院、天津農學院、天津市委黨校等單位的專家,圍繞著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新時代對三農工作的新部署、【詳細】
天津水庫濕地防護林泛黃凋落 美景如畫
于橋水庫北岸的成片防護林樹葉逐漸泛黃凋落(11月13日攝)。近日,天津市薊州區于橋水庫北岸的濕地防護林樹葉逐漸泛黃凋落,與平靜的水面交相呼應,盡顯如畫美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