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房地產項目水系中的應用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居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景觀水體作為宜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凈化美化也己成為人們追求高質量生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房地產人工湖等景觀水體多為靜止或流動性很差的封閉緩流水體,水域面積小、水生態系統簡單、水環境容量小、自凈能力差等特點,加上外來物質的污染,極易造成水體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問題,如藍綠藻暴發、黑苔青苔滋生、水體黑臭等。
水體富營養化不僅使水體喪失觀賞功能,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暴發的藍綠藻會釋放藻毒素,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
房地產水系的水源一般為自來水、地下水、中水或周邊市政公共水系,尤其是初次水每次加水時都用水質較好的水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系里的水逐漸與設計師們想象的不同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現象:藍綠藻爆發、泛黑胎、水質渾濁、黑臭等。為什么出現了這種情況呢?無外乎幾個原因:
1. 外源污染:大氣塵降、排污、垃圾等。
2. 內源污染:底泥黑臭、或是補水水源有污染,象中水雖然貌似清徹,但其氮磷含量高遠高于地表水水質標準,具有藍綠藻爆發的天然基礎。
3. 水生態環境基本上沒有建立,抗污沖擊能力差。
4. 管理不到位。
愛爾斯水生態修復技術,徹底改變了以前治水僅僅是把水治清這個觀念,不僅要把水治清,而且要讓治清的水保持"自清"!將水體當成有生命的一個整體來對待,通過對底泥的改良、水生植物系統系統構建、微生物環境調控、水生動物系統構建,打造一個富有活力的水環境生態系統,實現了增加水系統環境容量、有一定抗沖擊量能自我修復的有生命的水系。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展開一場水生態修復的“頭腦風暴”
10月12日上午,第一屆流域綜合治理與河流生態修復國際研討會在嘉興同濟環境研究院開幕。此次研討會由同濟大學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通過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CEWP)的【詳細】
水生態文明建設濟南經驗
作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之一,濟南市緊密結合濟南市情、水情,實施了河湖水系連通、水生態修復與保護、節水減排體系建設和泉城水文化培育等400余項建設任務,基本構建了“河湖連通惠民生、五水統籌潤泉城”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了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趵突泉等重點泉群13年持續噴涌。【詳細】
愛爾斯: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生態工程
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作為亞洲最大的城區人工水系,貫穿整個奧運公園中心,全長約2.7千米,水域總面積達16.5萬平方米,是奧運公園中心區最為主要的景觀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重點工程項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