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觀光”成花卉市場新熱點 評:創新必不可少
近年來,隨著廣大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春節買上一盆鮮花盆栽放在家里是很多人的選擇。經營花卉的王老板告訴筆者:他的鮮花大棚里,每年春節賣得最多的,還要屬蝴蝶蘭;其次應該是杜鵑花了。對于元旦至春節期間鮮花的銷量,王老板是顯得信心滿滿;而對于春節前鮮花市場的價格走勢,王老板說,鮮花市場回歸到以普通市民消費為主。而他們也重新調整戰略,開始打親民牌,根據市民的喜好培養和組裝鮮花。前幾年鮮花價格持續下降,經過市場洗禮,一大批小型苗圃已經轉產,今年市場價格已經是基本穩定,春節前市場部分鮮花品種的價格會有所上漲,但春節后,一般情況下,鮮花價格會大幅跳水。當然,春節前市場鮮花價格也與天氣相關,如果遇到惡劣的天氣,也會直接影響市場的供應量和價格。
無可置疑,近年來,鮮花成為節日市場,尤其是春節市場的一大主要消費品種,也成為全年鮮花市場的一個銷售高峰,但相比前幾年過于依賴進口的高端花卉,隨著國內培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國產花卉已經逐步占領了國內花卉高端市場,并且出口的勢頭也越來越猛。據了解,目前國內花卉企業提供的花卉暢銷品種如一品紅、紅掌、蝴蝶蘭等的品質已經與進口產品不相上下,價格也大幅下降,這讓消費者從中受益不少。
在調查中了解到,眼下“花卉觀光”儼然成為了花卉市場上的另一個新熱點。這種集旅游、觀光、科普、文化、購物等活動于一體,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參觀、游玩、攝影。所以,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花卉市場,花卉企業必須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優勢就是以自然花卉景觀為依托,強調資源特色的原始性和旅游活動中游客的參與性。讓游客在觀賞花卉、苗圃之際,參與一些農事活動,體會耕作、栽培的滋味;自己制作花卉產品,例如參與制作干花藝術品和花卉食品等;還能享受采摘、露營、烤肉等快樂,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這樣的產品,才是名副其實的花卉旅游產業化產品。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
500多城市加速建設智慧城市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但部分地區出現了【詳細】
苗木市場的機遇在哪里
前幾年,苗木市場低迷嚴重打擊了苗木人的自信心,許多苗木人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迫于壓力或轉行或將苗圃低價轉手,但是苗木市場不可能一直低迷下去,從今年的開春苗木市場已經出現了復蘇的趨勢。目前,苗木市場復蘇的態【詳細】
鮮花遇上互聯網 600億市場被打開
近日,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宣布完成B輪融資,資本對這一領域的持續看好,讓原本小而美的小眾消費進入大眾視野。短短幾年間,鮮花借此從原本屬于節日、慶典的奢侈品,開始成為很多人桌面案頭的生活必需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