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江西萍鄉十三五規劃中的建設江南特色的海綿城市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生態恢復是關鍵
萍鄉素有“錦峰秀水萍實里”的美譽。近年來,該市充分認識“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始終秉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統籌綠系、水系、城鄉體系、交通體系、耕地體系建設,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讓自然回歸城市,讓綠色造福百姓。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規章制度。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高標準、高起點建設海綿城市,該市經多方研究論證,出臺了《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及三年建設項目計劃,所有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施工”要求,落實了主管部門,明確了項目類型。
自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后,市海綿辦及時組織學習,為實現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的目標要求,制定了《萍鄉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工程技術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建成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必須實施低影響開發建設。
完成了《萍鄉市海綿城市總體規劃》等7個規劃和《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導則》等3個標準及導則的編制并通過專家評審。制定了項目管理和專項資金獎補辦法,把海綿城市設計和建設要求納入“兩證一書”行政審批之中,避免重復投資和碎片化建設。同時,該市完善了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制定了工作規則,建立了海綿辦主任例會制、項目設計和施工方案審查制,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機構和人員的磨合,形成工作合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積極探索模式,推進機制創新。按照國家“用資金買模式”的要求,結合住建部等部委的意見,該市在試點建設一體化管控體系上開展了積極探索,擬通過招投標聘請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作為該市海綿城市技術服務(監測平臺和技術咨詢)單位,建設統一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指標體系和一體化管理模型平臺,解決海綿城市建設各環節技術問題,防止多個政府部門考核導致管控體系碎片化。
在項目設計階段,對項目方案和設計圖紙進行審查;在項目施工階段,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通過全過程一體化管控,對項目實施成效進行監測考核,為獎勵資金撥付、PPP項目按效付費、政府監管等提供基礎。住建部以該市經驗為基礎,正在組織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制定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暫行辦法。目前,監測平臺建設項目已編制完成技術方案,擬將監測數據統一傳輸到正在建設的市信息中心數據機房,同步建設城市排水設施管理系統和城市排水管網模擬系統,通過一張圖展示監測實時信息。
新老融合,因地制宜,統籌建設海綿體
萍鄉中心城區位于市轄區的中部丘陵地帶,雨季易受南北兩端下泄洪水的影響。該市以新城老城相結合作為選取原則,同時考慮地形排水等因素,選擇相對獨立排水分區作為示范區。示范區選取老城內易受洪澇影響區域作為老城試點;根據排水分區和近期發展訴求,選取新城區商務中心與行政辦公中心區域作為新城試點;圍繞萍鄉特色和生態涵養發展,增加田中湖及其周邊區域。三區域連為一體、對接未來,共同組成萍鄉海綿城市示范區。
編輯:wang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