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保護利用的思考和對策
徽州古村落保護利用的思考和對策
徽州古村落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積淀與優化,聚落規劃、建筑營建、景觀塑造、裝飾運用處處展現獨特的魅力。因此,對古村落、古建筑等實物遺存及其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全方位保護、深層次研究與合理化利用,需要政府主導、民眾參與、多部門聯動。
1.保持古村落生態環境整體性?;罩莨糯迓湟?ldquo;天人合一”的優良人居環境而廣受稱道。在現存的徽州古村落中,除了被打造成旅游景區之外,大部分處在或面臨無章可循的改造建設,新建、擴建建筑求新、求異,缺乏文化內涵與本土特色,與傳統古建筑融合性差,破壞古村落整體風貌。因此,古村落保護需要遵循整體性與功能性的原則,傳承傳統的村落規劃、景觀規劃理念,合理開展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控制性規劃,在不改變村落原有格局的基礎上,按現代化生活的要求完善基礎設施等,改善民生需求。
2.推動古村落建筑風格創新。粉墻、黛瓦、天井、馬頭墻等徽派建筑特征,是在特定條件下人、建筑、環境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在新形勢下,需要探索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將徽派建筑中優質基因經變異、改良后植入現代建筑中,滿足當代社會環境與生活需要,提升建筑風貌的整體控制,保持實用性與藝術性的高度融合,賦予古村落與村落建筑新生命。
3.保持古村落文化多樣性?;罩莨糯迓湮幕w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集多維文化于一體。傳承徽州文脈,一方面需要激活“徽州三雕”等有形載體,探索新型材料,改良技術流程,使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接軌,以現代的語言與表現方式傳遞文化信息,突破特色城鎮化發展瓶頸制約;另一方面需要復活無形資源,把文會、賽會等當地民俗歷史文化與文明和諧鄉風建設融合起來,寬視野、多角度挖掘靜態資源的價值內核,將現代理念注入傳統文化之中,綜合利用文化創意與現代科技,實現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運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培育發展新型戰略性產業,讓文化內涵在業態層面帶動傳統村落煥發生機。
4.規范古村落保護利用?;罩莨糯迓涫峭钅蠂H文化旅游示范區和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主要載體,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相得益彰。古村落污水處理與改善水質不僅需要先進科研成果與理論支撐,還需要規范法令法規,截留污染源。伴隨著旅游開發與文化策劃,人文生態也被曲解,有些古村落的歷史演化、村落形態、規劃格局的解說簡單化、故事化、風水化,隔斷了文化脈絡與歷史文化的原真性?;罩莨糯迓渥鳛橐粡埫?,應該全面、正確、規范闡述蘊含其中的徽文化內涵,推動傳統旅游產業升級。
5.注重古建筑可持續保護利用?;罩莨糯迓涫怯袡C整體的“軀干”,各類建筑遺存是構成“軀干”的“筋、骨、肉”,記錄徽州建筑文化傳承、發展與創新。古建筑單體承載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其可持續保護利用路徑可依據建設年代與技術傳承的差異,合理分類。一類是文物型(被動型)保護利用,對重要的或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傳統建筑、歷史久遠的古建筑、難以修復的既有建筑(群),將實體按“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維護或修復,建筑的原功能喪失或衰敗,僅供觀賞和研究。一類是開發型(主動型)保護,對一般性的或沒有特殊價值與意義的古建筑(群),保留古建筑的空間結構和實體,按現代功能與要求,從社會、環境與經濟效益的總體考慮,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目前,保護利用的古村落、古建筑(群)多為綜合型保護利用,兼具文物型保護與開放型保護。
編輯:wang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