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庭院的景觀設計
當代城市當中,建設了一些高密度的別墅區,其中的庭院面積很小。在這些有限的空間范圍,怎樣設計正常尺寸的庭院景觀,是值得分析和探索的。本文的觀點是從舒適、功能、開放等這些角度去思考。以實際的設計方案為例,從設計的角度、業主的需要、場地的優劣進行探討,提出了小空間景觀是建筑的延續,但也應該有獨立的性格。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小尺寸”這個概念本身就是相對的,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來界定小于它就是微尺度,而是相對于其所依附的建筑、周圍的環境而言。這類空間的封閉性、限制區域更為具體,所需要設計師去解決的問題也更突出。但微尺度庭院的景觀并不是微縮景觀,而是依據人的正常使用尺度去實施的。文中為例的景觀方案位于一個密度較高的別墅區內,需要設計的庭院屬于建筑物的前院,形狀隨建筑物展開。
一、原始存在的問題
對于面積的小,是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需要設計的庭院原始占地面積1306平方尺,并且被分割為兩個模糊連接的長方形和一個臨近建筑不到1M的長型區域,使可利用面積比標稱面積打了折扣(圖1)。在微尺度空間中設置常規設計,本身會因為大與小的對比而產生局促感,如何達到視覺上的尺度舒適,這方面我們可以在江南造園的古法中尋得靈感和解決之道,主要在視覺因為空間的轉換而改變、恰當的遮擋和通透、盡量規則的外形上去嘗試。
因周圍的建筑密度而形成的人接觸強度較高,致使庭院需要有實體的圍欄,本身面積又很狹小,解決采光與視覺通暢便成為重視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會形成封閉壓抑的環境,失去了自然光的空間是沒有生命可言的。我們希望業主能夠在心理上愿意走出房間、走到灑滿陽光的院子里享受交流,明亮和溫暖同樣會惠及庭院內的植物。這要求在對景觀設計中的細節和組成要詳加考量。
對于這種前置的庭院,兼顧著主入口和過渡的開放性,卻又具有圍合的內斂,形式感和塑造感在這里變得很突出,景觀本身應當具有獨立而完整的藝術美感。與休閑性的現代建筑本身是相適應的,而如何在這種適應中彰顯出庭院景觀自己的性格特點,是景觀設計的主題內容。
編輯:xiongsiyan
相關閱讀
韋宇欣:構成藝術在造園空間中的表現
3月24日下午,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分論壇【詳細】
排水溝: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設計和技術
排水溝細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