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方案》出臺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3.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強化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力,編制縣域鎮村體系規劃、鎮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按照“六通、六改、六建、三化”標準要求,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現有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基本完成現有農村公路危險橋建設。啟動實施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建設,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0%-80%。加快農村公路屯屯通、農村庭院整治、農村綠化美化、農村學校改造、農村村級“一站式”服務群眾平臺、農村休閑廣場、健身器材等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加快村莊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積極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改造方案,五年改造農村廁所200萬座。加快推進美麗鄉村試點建設,到2020年創建300個美麗鄉村,打造美麗庭院和干凈人家100萬戶。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逐年減少化肥和農藥施用量,全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增加有機肥資源利用,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積極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補助試點經驗;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和農膜收集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幸福和諧的農村美麗家園。
4.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健全國土空間用途和生態紅線管控制度,科學規劃生態空間,合理劃定禁止開發區、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等生態保護紅線,確定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相協調的生態紅線面積。到2020年,新建國家級保護區5個、省級保護區10個,自然保護區占國土面積比例達到14.5%。加大典型生態系統、物種、基因和景觀多樣性保護力度,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和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重點建設東北虎(豹)、長白山棕熊、長白山原麝、長白山紅豆杉等10個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育保護地,擴大野生瀕危動植物種群,到2020年瀕危動植物保護率達到95%。加強培育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推進天然林保護二期、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五期等重大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工程建設。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完成林地清收面積55萬公頃、森林撫育70萬公頃。保護和治理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實施河湖連通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兒河、霍林河的洪水資源及灌溉回歸水量對規劃區內的203個濕地、湖、泡、水庫進行連通,恢復改善湖泡濕地總面積達到4939平方公里;實施草原恢復工程,落實草原獎補面積,嚴格落實禁牧制度,推進退耕還草還濕和荒漠化治理。到2020年治理“三化”草原面積0.5萬公頃。加快建立生態地理信息和衛星遙感監測系統,實現全天候動態監控。積極探索建立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三江”源頭生態補償機制,提升長白山生態功能。開展生態示范創建活動,以市、縣等區域板塊為重點,從建設美麗街道社區、美麗鄉村抓起,加快人居生態、田園生態、采業生態、產業園生態、連廊生態建設,培育生態文明建設的“細胞工程”。到2020年,創建生態示范市(州)2個、生態示范縣(市、區)10個、生態示范鄉(鎮)和村200個。
(二)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努力提升發展質量
1.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結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科技體制改革,探索建立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科技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市場對綠色產業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選擇的決定性作用,支持有條件的領域或產業建立企業為主導、產學研合作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構建上下游企業利益分享和風險分擔的協同創新鏈條。整合科技資源,鼓勵和支持節能減排、新能源與綠色能源、綠色建筑與建材、資源綜合利用、減災防災與適應氣候變化、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染治理與防控、環保產品與裝備、清潔生產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創新平臺建設,鼓勵和支持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科技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特色產業基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成果轉化載體、平臺建設,推進成熟適用技術的轉化和示范。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支持科技成果中間試驗和應用技術開發;加快中試中心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熟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舟橋”機制,推動實施產學研技術開發,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強化創新成果和產業對接,推進吉林省高校、科研機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和技術服務等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2.加快調整產業、能源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化解過剩產能,按照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淘汰落后產能,逐步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水平。實施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振興工程和醫藥健康、裝備制造、建筑、旅游四大優勢產業發展工程。積極發展生物質產業,實施秸稈制糖、聚乳酸、纖維素乙醇等十大工程。大力發展聚乳酸產業,加快推進長春大成L-乳酸,中糧集團、長春宸泰聚乳酸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長春經開、松原經開等生物質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加快非糧生物質產業發展,推進秸稈制糖、生物柴油、秸稈造紙、顆粒燃料/電/熱分布式生物質多聯產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9大行動計劃,滾動實施20項創新發展工程及小衛星、無人機等100項重大項目建設。實施服務業提升工程,打好服務業攻堅戰,打造現代物流、金融等十大業態,推進東北亞區域金融服務中心建設。調整能源結構,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進吉林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建成以西部地區為重點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實施“氣化吉林”工程,推進梅河-樺甸、吉林-延吉、長嶺-長春等省內支線管道及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吉林段干線)建設,到2020年,實現縣級及縣級以上城市天然氣輸氣管網全覆蓋,重點城鎮管道覆蓋率達到80%,天然氣氣化率達到80%。
編輯:xiongsiyan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