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春季造林綠化工作有序推進
建設美麗新海東,打造宜居宜業生態環境。截至目前,海東市完成三北、天保以及省公益林造林0.52萬公頃,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面積0.41萬公頃。預計5月20日前可全面完成年初確定的春季造林任務。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能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今年,海東市計劃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三北防護林工程五期、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公益林造林等林業重點工程造林2.25萬公頃,封山育林1.12萬公頃。
今春開始,海東市造林綠化工作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按川、淺、腦地理格局全面鋪開。目前當年補植補載已全面完成,依托省級公益林造林項目和“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林業部門完成造林318公頃,栽植青海云杉、白榆等各類苗木80余萬株。海東市平安、樂都兩區也將綠化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完成栽植57.73公頃、106.7公頃。
讓綠色環抱高速路。今年,西寧南繞城高速公路(海東段)沿線重點綠化總面積為65.8公頃,栽植各類大規格苗木81853株;海東工業園區完成栽植1128.8公頃。
海東市今年將繼續加大對城區園區村莊綠化,完成137個村莊綠化建設項目,其中51個高原美麗鄉村和84個精準扶貧村的綠化工作正在實施。喬木林造林、灌木雨季搶造等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編輯:kangyuxuan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青海省生物多樣性保持總體穩定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詳細】
休閑農業讓青海農戶掙了13億元
近年來,青海省把發展休閑農牧業作為提升農業、致富農民、發展農村的重要舉措,全省休閑農業發展異常紅火。目前,青海省各類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達2535家,帶動了3.2萬人實現創業,2017年直接收入達到13億元。【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