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高效利用雨水 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今年5月15日至21日是第25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昨日上午,由鄭州市水務局、鄭州市節約用水辦公室聯合主辦的“鄭州市城市節水宣傳周活動暨中原節水社區行啟動儀式”在富田麗景花園小區舉行。今年我市節水宣傳周的主題是“堅持節水優先,建設海綿城市”。
據了解,作為國家命名的首批節水型城市,鄭州市常年缺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36毫米,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12.2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78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2,是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10,同時我市大多數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功能區達標率低,屬于典型的水源型和水質型并存的缺水地區。
為了節約用水,市節水辦已經為市內公廁和部分學校更換節約型水龍頭一萬多個,先后幫助鄭州一中、74中、龍子湖高校園區、鄭州植物園等近20個單位相繼建成雨水利用工程,高效利用雨水,推動鄭州海綿城市建設。
“據推測,到2020年前后,鄭州每年的缺水量將達到2億立方米,相當于四個尖崗水庫。”據鄭州市節水辦副主任王志錄介紹,鄭州嚴重缺水,但是許多人還意識不到,為此今年他們除了在機關單位免費安裝節水公益宣傳,還將在BRT、高鐵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加大宣傳,繼續為公廁和學校安裝節水型水龍頭1500個。
“在節水周,我們將聯合鄭州市質監局對市區30個公共用水單位進行抽查,主要抽查其有沒有使用已經淘汰的用水器具、有沒有浪費水的情況。”王志錄說,希望通過這些行動來提高廣大市民的節水意識,提高鄭州市的節約用水水平,特別是提高節水效率。
編輯:kangyuxuan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