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ASLA住宅設計類榮譽獎:300Ivy
項目說明
街道景觀在注重生態可持續性設計的同時,創造了宜人、安全的步行空間。沿場地邊緣道路分布的樹池結合了暴雨管理系統設計。而在Ivy街道上,減速種植島、交叉路口處的突出于人行道的行人等候區域和道路減速帶降低了過往車輛的行駛速度,保證行人的安全。寬敞的街道空間和底層商鋪相輔相成,激活了社區的商業氛圍。人行道上的樹池和花池則進一步細分空間,讓過往行人和停留用餐的客人互不干擾。極富特色的鋼制矮樁界定了Ivy與Gough街道路口等候區的邊界,而在街道的后部這一系列的種植池則為轉角處的商鋪劃分出一片沿街的停車場地。
在社區入口處,為項目量身定制金屬大門微微后錯于人行道,而向前延伸的花壇則形成灰空間,暗示了此處空間屬性開放到私密的轉變。在內部,耐候鋼板和不銹鋼扶手界定出石質小徑的邊界,道路將繁茂生長的花園一分為二。順著道路緩緩前行,植被色彩也呈現出一種從蒼翠到草綠的微妙變化。在建筑入口處的小廣場上,定制的紅木桌椅裝點著空間,旁邊兩個自行車架可供住戶和客人臨時停靠使用。相同的墻面、鋪地材料從廣場延續進了大堂,室內外空間的界限也隨之變得模糊。在兩棟建筑的中部,茂密的竹子形成了一道折線型的屏障,保證一層單元附屬私家露臺的私密性。這道屏障向外延伸,穿過入口花園,成為了蒼翠本土植被和草綠色外來植被間的分界線。玄武巖鋪裝的表面經過打磨,形成了特殊而極其豐富的肌理變化,活躍了室外空間。而在入口花園和私人露臺的交界處,由本地手工藝人編織而成的柳條屏風保護著內部的私密性平臺空間不受外部公共區域的影響。
圖03社區外沿的街道景觀設計結合了暴雨管理系統,而路口處的減速帶和減速種植池降低了過往車輛的速度,保證行人的安全。
圖04街道景觀和底層商鋪相輔相成,激活了社區的商業氛圍。植被種植設計則進一步細分空間,讓過讓行人和停留用餐的客人互不干擾。
圖05極富特色的鋼制矮樁界定了Ivy街道上行人等候區的邊界,而在街道的后部這一系列的種植池則為轉角處的商鋪劃分出一片沿街的停車場地。
編輯:humiaoxin
相關閱讀
汪怡嘉: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
汪怡嘉女士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造園景觀系教授,曾任AECOM 中國區景觀設計副總監,致力于園林景觀規劃及設計已有二十年以上。她多元化的項目經驗來自美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其它亞洲不同地區的項目。項目類型包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