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江南園林為何從無錫開始
園林是本讀不完的書
“古代園林中,無錫的寄暢園非常了不起,我個人的看法,一座寄暢園至少抵得上其他地方十處普通的園林。”邱光平說,在瞻園、留園、拙政園、寄暢園四大名園中,寄暢園稍顯低調,看園林不少游客會選擇去蘇州,但是寄暢園中的精彩非一般園林可比,在該園的歷史發展中也充滿了歷史故事性。從一座疏野小園,出落為冠絕江南的天下名園,數百年間,這園子荒了、興了……輪回中,激蕩著幾代主人起伏的命運。
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管理處文化總監金石聲介紹,寄暢園布局以山池為中心,渾合自然,東面建有亭臺水榭,曲折長廊,交相呼應。園內假山起伏,主次分明,中部以土為主,地勢較高,兩側以石為主,相對較低,其間種植樹木花草,襯托山勢。假山依惠山東麓山勢,作余脈狀,又構曲澗,引“二泉”伏流注其中,潺潺有聲,世稱“八音澗”,與“天下第二泉”相連。布局十分耐看,不少人有空就到園中賞玩,每一次感受都不同。
“寄暢園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江南大學副教授王大濛說,寄暢園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洗練的建筑,并引名泉之水入園,精心梳理、納惠,結合山水自然風光,營造出一個古樸、幽靜、清曠、疏朗與自在的人間勝境,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王大濛是寄暢園的常客,每次過去除了感受園中的美景,他還能感悟到古人的許多為人處世的理念,他對寄暢園佩服不已。
對寄暢園鐘愛有加的還有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老師鄧彬,鄧彬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原本他學習的是當代藝術,但是到了無錫工作之后,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對江南園林也頗感興趣。“寄暢園中的許多細節都值得揣摩,理解了園中的布局,便能理解明代人藝術、生活的理念。”鄧彬特別指出的是,最早去寄暢園時很多細節都被忽視,隨著去的次數變多,他感到園中有許多了不起的細節,比如水中的一些亂石,看似“雜亂無章”,但是確實真正的恰到好處,遠處看起來,好像是正好從山上滾下來,正好滾到了水邊,這種設計堪稱完美。許多日本建筑中的布置可以看著中國這類藝術的影子。
邱光平等選擇無錫作為首站當然有許多因素,但對無錫寄暢園等園林的鐘愛,對其背后所代表的歷史文化積淀的敬畏是一個重要原因。
被忽視的無錫近代園林
學習園林專業并長期為園林為伴的金石聲,近年來致力于無錫園林方面的資料收集、整理與研究。“無錫的眾多園林中有一批近代園林長期被人們所忽視,被人們與一般的風景區同等看待。”金石聲說,這類近代園林有無錫公花園、黿頭渚、梅園、蠡園等。在無錫周邊城市中乃至全國范圍內,一個城市有這樣一批體量的近代園林實屬少數。這批近代以來由于民族工商業發展、工商實業家等興建的園林的價值有待人們去進一步發掘,不應該將它們當作普通的風景區來對待。
無錫有確切文字記載的造園史大約在1500年前,但現有殘存的園林大多是明、清和民國時期的近代園林。1912年,榮德生始建梅園,并免費向公眾開放。隨后,楊翰西建黿頭渚“橫云山莊”、王心如建“太湖別墅”、榮德生為其兄榮宗敬建“錦園”、陳仲言在太湖黿頭渚風景區建陳家花園“若圃”。隨著近代無錫經濟的崛起,無錫公共園林興盛,出現了由鄉紳集資共造的“華夏第一公園”——公花園,以及由政府建設的“惠山公園”,開了中國“公園”建設先河。目前,這些近代園林保存較完好。
金石聲說,古典園林與近代園林相比,其二者趨近卻不趨同,比如蘇州園林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園林,以私家園林的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無錫近代園林即便是私家園林,從建設開始就對外開放,主要以自然山水景觀為特色。
以無錫近代園林為例,不少園林的內容設置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無錫特色。“梅園,梅是高潔的象征,代表著氣節;同時梅花還很實用,有食用和藥用價值。錦園里種植荷花,荷花也是好東西,有很多用途。”金石聲說,無錫很多近代園林的功能都體現著工商實業家們的務實思想。目前由于挖掘不夠、研究不夠,無錫近代園林的內涵與其地位、知名度是不匹配的,在行業內的研究也很少。金石聲介紹,這批文化人士過來,除了關注古典園林之外,還應多關注無錫的近代園林。
編輯:dingjianp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