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琪:哈爾濱應引入海綿城市理念 建設宜居城市
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間隙,長期致力于中國水安全、海綿城市、水污染治理領域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任南琪代表接受了記者專訪。
任南琪院士。東北網記者侯巍攝
任南琪說,海綿城市是彈性城市概念,是在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引入的新理念。其包括環境、資源、安全等問題。降雨問題屬于安全問題,從今后長遠發展來看城市水系統綜合整治尤為重要,應構建獨特的哈爾濱水文化。
近年來,哈爾濱城市建設在景觀和環境建設下足了功夫并取得了進步,排澇系統也比較完善。任南琪建議,哈爾濱應引入海綿城市理念,以建設宜居城市為總體目標,在生態城市基礎上提升整個城市的功能。哈爾濱應抓住國家推動下水綜合防治的政策,推動城市水系統綜合整治建設。
“哈爾濱是國家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對推動經濟發展及城市未來生態環境改善意義尤為重要。”任南琪說。
編輯:xiongsiyan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