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的指導意見
(二)基本原則
——嚴格管控、保障發展。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設定并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并與空間開發保護管理相銜接,實行最嚴格的管控和保護措施。推動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預留必要的發展空間。
——分類管理、因地制宜。根據紅線管控不同類型和要素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紅線管控政策措施。結合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資源環境現狀和主體功能定位等因素,提出差別化、針對性強的管控要求。
——部門協調、上下聯動。有關主管部門在紅線管控目標設置、政策制定、制度建設等方面,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好與有關法規標準、戰略規劃、政策措施的銜接。明確部門和地方責任,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制約性強的要素優先納入紅線管控,盡快遏制資源無節制消耗、生態環境退化的趨勢。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長遠目標,超前研究其他相關紅線管控要素,適時納入管控范圍。
二、管控內涵及指標設置
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管控是指劃定并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資源環境生態紅線指標約束,將各類經濟社會活動限定在紅線管控范圍以內。
(一)設定資源消耗上限。合理設定全國及各地區資源消耗“天花板”,對能源、水、土地等戰略性資源消耗總量實施管控,強化資源消耗總量管控與消耗強度管理的協同。
1.能源消耗。依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布局、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總量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要求等因素,確定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山東省等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地區及城市,要明確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煤炭消費減量控制等指標要求。
2.水資源消耗。依據水資源稟賦、生態用水需求、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要等因素,確定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嚴重缺水以及地下水超采地區,要嚴格設定地下水開采總量指標。
3.土地資源消耗。依據糧食和生態安全、主體功能定位、開發強度、城鄉人口規模、人均建設用地標準等因素,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實施永久保護,對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規模實行總量控制,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確保耕地數量不下降、質量不降低。用地供需矛盾特別突出地區,要嚴格設定城鄉建設用地總量控制目標。
編輯:xiongsiyan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