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三座新城與副中心城市功能互補
北京城市副中心落戶通州新城后,作為本市最大的平原區,大興新區距離北京城市副中心最近。昨天,大興區委書記、北京市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談緒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興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與通州區是一個緊密不可分割的單元,可以從生態環境共治、產業合作、城市功能互補等方面支撐副中心功能聚焦。
加大上游河道水環境治理
“市委全會上提出,到2020年,通州區主要河道基本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重點水域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我們將全力做好上游河道水環境治理,確保全部達標。”談緒祥說,大興涼水河、新鳳河等多條河流流向城市副中心,以后,要加大幾條河流的治污截污力度,采用河流斷面管理方式,向沿線各斷面分派管理任務,明確各方責任主體,吸取先進的治理技術和經驗,加強上游河道水環境治理,確保全部達標。
綠化建設方面,大興區已完成20萬畝平原造林任務,建成南海子郊野公園、京莊新城濱河公園等30多個公園,下一步大興區要對接通州區的生態規劃布局,加快一二道綠隔、南海子公園二期等與通州相鄰區域重點生態項目建設,打造綠色生態屏障。
大氣治理方面,大興新區和通州都屬于南四區,是環保部和全市大氣治理的重點。“今年以來,大興區的PM2.5濃度比2013年同比下降了30%多。”今后將繼續加大力度,本著綜合施策、群防群控、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這場攻堅戰,為南四區大氣環境改善作出更大貢獻。
三座新城與通州互補
在城市功能方面,大興將利用新區內的亦莊新城、空港新城和大興新城,強化與副中心分配互補。其中,亦莊新城緊鄰通州區臺湖鎮、馬駒橋鎮等地區,開發區成立后,先后投入資金43億元,已完成了通州區10個村莊整建制搬遷。今后,大興新區將重點完善開發區的配套服務,提升起步區,建設綜配區,促進職住均衡,拉動通州臺湖、馬駒橋等地的城市化進程,推動城市副中心城市化覆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此外,該區還將加強功能較為完善的大興新城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現代、高效、綠色的空港新城,為城市副中心提供國際交流平臺,疏解承載中心城區的功能。
提到產業合作,談緒祥表示,未來城市副中心建設,大興與通州之間的產業互補性會更強。緊鄰城市副中心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30多個國家地區的4800多家企業,面積46.8平方公里,其中就有通州區的15.5平方公里,近年來,開發區周邊,通州區建設了機電一體化基地等特色產業群,今后,將充分發揮開發區的產業、品牌、資源等優勢,與通州進行產業合作,共同轉型升級,為副中心運行提供支撐和保障。此外,開發區已與河北廊坊共建“亦莊永清”產業園。
建設改造1024公里道路
大興區還將加快打通與通州之間的交通路網建設。近年來,大興以開發區為重點,在通州區用地范圍建設改造道路1024公里。“比如今年我們要打通南區一街,這條路對開發區意義不大,但對通州的發展很關鍵,是通州馬駒橋產業區和幾個鎮出行的重要通道,我們計劃出資1個多億,年內完成這項工程。”談緒祥表示,通過基礎設施的聯絡,拉動副中心發展。此外,聯通北京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S6線、首都外環線密涿段相關工作正在推進,我們將確保工程按期完成。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也是全面實施《【詳細】
習近平全國生態環保大會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詳細】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這一精神,我們在發展旅游經濟時一定要堅持可持續【詳細】
北京通州首批14個海綿城市項目完工
經過工程改造,普通的綠地、花園、蓄水池、路面能變成一塊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