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成環境友好共識
□嚴控環境承載限度
當前,森林生態旅游發展正處于初期階段,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學界做出很多努力。
如何用法律來平衡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烏恩說:"立法機關和政府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生態旅游開發活動。"日本在1931年就頒布了《國立公園法》,在2007年頒布施行了《生態旅游推進法》,而且在這些法律的立法階段都有專業人員參與其中,通過法律來平衡保護和利用的關系。
從普通游客、管理人員到規劃設計人員,能夠科學理解和認識森林生態旅游這一概念,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政府應該加強宣教,幫助社會各界建立生態旅游意識。"烏恩說。
比如日本在頒布施行了《生態旅游推進法》之后,通過印刷出版物、發布解說漫畫、推行"國民接觸自然行動計劃"等進行了廣泛有效的宣教。
科學進行空間管理從而在環境承載限度內發展旅游,是生態旅游的首要任務。20世紀80年代,國外學者提出了"游憩機會序列法"。打個簡單的比喻,一座山,應該讓穿皮鞋、登山鞋的游客都有各自喜歡的空間,既要有設施密集的大門口,又要有安置解說牌的游步道,還要有連垃圾箱都不能出現的荒野地域。
"游憩機會序列法"是處理一座山上"不同類型空間"與"不同類型旅游體驗"間關系的方法,通過保持、強化"不同類型空間"的存在,在滿足游客"不同類型旅游體驗"的同時,也最大程度地保護了自然多樣性。
烏恩認為,在操作層面上,可以建設一些高水平的生態旅游示范地,采用最先進的理念和模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力爭做出一批全國示范樣本,讓地方政府、森林公園管理機構、投資商、國民看到真正的生態旅游到底是什么樣的。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