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考古學解讀:“絲綢之路”申遺的回顧
“絲綢之路”不僅僅是一條“商貿之路”,更是中華帝國的發展之路,中國文化傳播之路;劉先生認為“絲綢之路”的出現與漢唐盛世的社會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絲綢之路始于張騫出使西域,漢唐時代是絲綢之路最為繁盛時期,而漢唐歷史時期又恰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盛世”,號稱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鼎盛時期”。在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乾嘉之治”,其中兩大“盛世”均在這一歷史時期。絲綢之路與漢唐時代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同時“絲綢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首先“絲綢之路”的出現促進了國家空間的基本形成:沙漠絲綢之路促使“河西走廊”、“西域”成為漢唐王朝一部分;西南絲綢之路促使“西南夷”成為漢王朝一部分;草原絲綢之路促使中國北方、東北地區成為漢唐王朝的重要地區;海上絲綢之路促使漢王朝南海九郡的設立,以及漢唐時代以來東亞“漢文化圈”的形成。
“絲綢之路”不僅是將世界帶到中國,更重要的是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到中國地大物博,國力強盛。經過考古學的發現,“絲綢之路”將中國文化傳播至世界各地(主要是中亞、西亞、南亞、東北亞、東南亞、非洲等地),充分說明了“絲綢之路”使中國走向世界。
文化的交流的相互的,在中國走向世界的同時,世界文化也對中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劉先生提出這是中國“被絲綢之路”的觀點,漢唐時代的絲綢之路,成為域外商人千里迢迢到中國的“淘金”之路。漢長安城的上林苑中的“葡萄宮”與“藳街”、唐長安城西市的胡姬與乾陵的石蕃酋像、中古時代墓葬發現的胡人牽駝俑(從事絲綢商貿)等,無不折射出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魅力。絲綢之路反映了中華民族“有容乃大”與“和合基因”,從而使世界“被”“絲綢之路”。
劉先生還談到中國區域有四條“絲綢之路”,其中以西域“沙漠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由于漢唐西域絲綢之路因西漢王朝的國家安全與空間發展所需而產生,因此其歷史“權重”超過草原、西南與海上絲綢之路;漢唐王朝與屬國及中亞等國家層面的外交外來、政治聯姻、“朝貢文化”與相互饋贈等“國家”活動,多以這條絲綢之路來往,作為歷史的相關文化遺存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講座的最后,劉先生還談到了“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的關系。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漢唐盛世中華民族的發展之路、強大之路,是中國走向世界之路、世界走向中國之路!新世紀的“一帶一路”是夢回“漢唐盛世”之路、振興中華之路、“和合外交”之路、也是新時代的“絲綢之路”!
講座后劉先生還與在場的老師同學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劉先生講座中體現出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對文化遺產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的理解是保護遺產的基礎。通過劉先生風趣幽默的講座,大家對“絲綢之路”有了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對文化線路型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