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市擬建珠三角最大紅樹林濕地公園
今年4月,《江門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5—2024年)》出爐,提出加快濕地生態系統重建和恢復,建設覆蓋城鄉的濕地公園網絡,努力建成生態健康、人水和諧的綠色生態水網。至規劃期末,我市將規劃新建濕地公園16個、改建1個,其中包括兩個國家濕地公園。
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廣東孔雀湖國家濕地公園兩個國家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已先后通過省級評審,將申報國家級濕地公園。同時,我市還計劃打造珠三角最大的紅樹林濕地公園——廣東鎮海灣紅樹林濕地公園。
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
珠三角濕地生態系統典型代表
今年6月,省林業廳組織專家在新會區對《廣東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進行評審。《規劃》擬將小鳥天堂濕地公園建設成集生態濕地、城市濕地、文化濕地于一身的國家濕地公園。以濕地為主題,對規劃區范圍內進行景觀、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等專項規劃。
專家組認為,該區域擁有河口水域生態系統的多種濕地類型,是珠三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對搶救性地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資源和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且該地文化底蘊深厚,是眾多水鳥的重要棲息地,保護和恢復好該區域濕地生態環境對保護珠三角鳥類、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目前,《規劃》已獲省級專家組一致通過,同意申報國家濕地公園。
孔雀湖國家濕地公園
珠三角庫塘濕地典型代表
記者了解到,《廣東孔雀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17—2021年)》以孔雀湖良好的自然生態山水格局為依托,以湖泊島嶼濕地與森林景觀交融為特質,以開平僑鄉文化為底蘊,把孔雀湖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嶺南特色的集濕地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考察、湖泊島嶼觀光、山地休閑、生態旅游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今年6月,省林業廳在開平市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認為公園是珠三角地區庫塘濕地的典型代表,屬一級飲用水源地,公園的建立對保護該區域飲用水源安全、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意義重大;公園周邊僑鄉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資源豐富,區內景觀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濕地生態系統完整,具有較高的保護和利用價值,具備建設國家濕地公園的基本條件。《規劃》獲一致通過,并同意申報國家濕地公園。
鎮海灣紅樹林濕地公園
珍貴的“海上森林”
據了解,我市現有紅樹林總面積1793.3公頃,主要分布在恩平鎮海灣、臺山廣海灣和新會銀湖灣三地沿海地區。其中,鎮海灣天然紅樹林是珠三角連片面積最大、保護情況最好的紅樹林。根據《江門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5—2024年)》,我市計劃將其建為珠三角最大的紅樹林濕地公園——廣東鎮海灣紅樹林濕地公園,目前正在編制相關規劃。
鎮海灣紅樹林位于我市西部沿海,初步規劃把鎮海灣的深井、北陡、汶村、橫陂等地紅樹林納入規劃范圍,總面積約為5.25萬畝(紅樹林面積約1.6萬畝),分別在東西兩岸設立6個入口,于各個入口間充分利用省、市、縣道公路、輪渡和潮人徑等方式進行接駁,構建多方式、大布局的游憩、觀光、慢游系統,便于游人近距離地接觸濕地植物。
鎮海灣紅樹林是我市非常珍貴的“海上森林”,對我市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建設鎮海灣紅樹林濕地公園,將大大提高全市紅樹林的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此外,我市還將利用資源稟賦和生態建設需要,有序推進蓬江小海河、江海龍溪湖、臺山大隆洞、鶴山古勞水鄉、恩平沙湖等多個濕地公園建設項目,并優先在生態區域敏感、污染嚴重的河涌水網地區建設濕地公園,大力推廣建設與村級排污設施相結合的小型濕地,并在有條件的鎮村建設小型濕地公園。
編輯:wanghengmei
相關閱讀
“廣州花園”建設有了新進展
“廣州花園”的規劃建設一直備受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