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貴安“綠色城市創新發展主題論壇”的啟示
“海綿城市”新樣本
打造海綿城市建設樣本,建設高標準污水處理廠,綠色創新模式克服城市發展的"洪水猛獸"。
走在貴安新區的道路上,細心的人會發現道路幾乎沒有井蓋。“在貴安新區獲得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后,我們規劃建設的道路和重點項目,都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貴安新區規建局工程處工作人員謝松佐表示,海綿城市建設,著眼于“透”。
在城市道路、住宅區、商業區、園區等工程建設過程中,使用透水磚、透水混凝土等材料,通過創新的技術手段進行鋪設。同時,還需發揮城市綠地和城市水系的作用,使城市在自然降水時,能讓匯集于地面的徑流自然下滲,并通過雨水收集系統,進行物理凈化后,使其排入景觀湖泊或蓄水池中,既免于內澇,又實現對雨水的再利用,這就是海綿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根據規劃,貴安新區將投資46.7億元,建設8大類、67個配套項目。將“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落實分解到498個地塊內。就連下沉式綠地、綠色屋頂、蓄水池,甚至雨水桶的建設面積和個數,都給予明確。
“海綿城市帶走的是雨水,而污水處理廠帶走的是污水。”貴安新區水務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文明介紹,貴安新區率先在全省高標準建設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走在全省前列。
高峰鎮處于紅楓湖水源保護地上游,水污染防治一刻都不能松懈。在規劃建設高峰污水處理廠時,貴安新區堅決提出用最高標準規劃、建設、運行,參照全國最高標準--北京市城鎮污水處理排放物地方標準,高峰鎮污水處理廠在2個月時間內完成建設,隨后投入運營。
更值得稱道的是,貴安新區從規劃建設之初就提出再生水回用要達到40%,遠遠高于全省平均目標。
“目前,貴安新區再生水回用管道已跟隨路網同步完成104公里鋪設。”文明強調,雖然前期投入成本高,但再水生可用作城市綠化、道路澆灑、工業生產等,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循環利用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貴安新區已建設完成2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在建3座,總投資達11億元。
編輯:wanglong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