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植物學工作者或植物學愛好者來說,如果在五月底至七月初探秘于東喜馬拉雅-橫斷山高海拔流石灘上,常常會被流石灘巖壁上一叢叢藍紫色的植物所吸引,它不是流石灘上的明星植物綠絨蒿,而是同樣美麗的高山植物------擬耬斗菜Paraquilegia microphylla.
擬耬斗菜P.microphylla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擬耬斗菜屬植物。擬耬斗菜屬植物全世界有三種,我國分布有乳突擬耬斗菜P.anemonoides和擬耬斗菜P.microphylla兩種,乳突擬耬斗菜P.anemonoides葉常為一回三出復葉,末回裂片倒卵形,萼片在果期宿存,種子灰褐色,表面有乳突狀的小疣狀突起,在我國分布于西藏西部、新疆、青海北部、甘肅(祁連山)和寧夏(賀蘭山),生于海拔2600~3400米間的山地巖石縫或山區草原中,在蒙古和中亞地區也有分布;而擬耬斗菜P.microphylla的葉多,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無毛,葉片輪廓三角狀卵形,三深裂,花瓣倒卵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種子狹卵球形,分布于中國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肅西南部、青海和新疆,海拔2700~4300米間的高山山地石壁或巖石上。
從植物志來看,擬耬斗菜貌似分布區域非常廣,應該是一個大眾很熟悉并很易于見到的一個物種,其實則不然,由于其主要分布于這些區域高海拔地區流石灘上的巖壁上,這樣的地方對于普通人而言非常難以到達,所以這種植物對于大眾而言,反而是一個并不太熟悉的一個物種。
初識擬耬斗菜,是十多年前的一個五月,當時還在讀書,與導師一起去麗江出差,在玉龍雪山的一個深谷里,遠遠看見流石灘的巖壁上生長著幾叢藍紫色的植物,花色艷麗、純凈,花型優美并花朵挺大,于是趕緊跑過去看是什么植物。當時用的是小相機,長焦不夠,費盡周折地爬上巖壁,近距離看到這種植物后,立馬被其美麗的花朵所吸引,其花葶直立,比葉長,花單生于頂端,花直徑2.8~5厘米,數十朵藍紫色的花叢生在一起,在山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曳,像一群在懸崖峭壁躍動的精靈,美麗至極!后來得知,這種美麗的植物學名叫做擬耬斗菜,從此在內心深處就把它默默地記了下來。及后從事植物學方面的工作,在野外考察的時機多了,在滇西北、四川及西藏的一些高海拔流石灘巖壁上,只要是花期,就能經常見到這種美麗的植物,只因為它這種艷麗的藍紫色在流石灘上非常明顯,遠遠的就能看見一大叢生長于懸崖峭壁上。每次見到,都忍不住拿出相機來盡情地拍幾張,其美麗的花色與形態,實在讓人不忍拒絕!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