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活動:與小林治人一起學習體驗造園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7月30日上午9時,由中國景觀實踐聯盟(LAU)主辦、景觀大家堂協辦的“與小林治人一起學造園”活動在LAU景觀教室正式拉開帷幕。整個活動由小林治人先生的造園理念分享交流會和實踐造園兩部分組成。活動當天,來自業界的很多知名企業的專業人士借此機會,與大師交流造園的設計理念和經驗。
造園理念分享交流會現場
交流會的最初,小林治人先生以造園的內涵“文明與文化”作為切入點,提出20世紀眾多技能技術的開發已經促成了文明的發達,21世紀更應該追求的是具體的被稱之為“文化”的東西。要以文明的“量變”促成“質變”從而形成文化。涉及到造園,即是在原風景的基礎上融入文化,從而發揮其獨創性。就近年的景觀而言,小林治人先生提出了“負設計”的概念。他指出,“負設計”這個概念最早是源自景觀設計界的一個理念,即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將能耗降到最低。小林先生以景觀設計中的燈光照明為例,給大家進一步講述了“負設計”的應用。在燈光照明設計中,如果一個場所會因為沒有照明設施而無法正常運作,那么這個光源就是必須的;反之,那么這個光源就是會對環境有多余消耗的設計。
通過作圖為大家解釋造園理念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三境”(多圖)
中國古典園林【詳細】
關于頤和園的造園藝術
頤和園具有皇家園林特色;園中的古典建筑,不僅將整個園林在空間上分割成3個景區,而且發揮了主體建筑的統馭作用,體現了實用性和藝術性并存的建筑之美;園中的山和水,各自獨立成景,又相互依托,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園。【詳細】
2017年造園新動向(國內篇)
了解國外設計造園趨勢后,再看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的中國,2017年私家造園行業的新動向。國內花園消費雖是近十幾年的事,但短暫的發展過程,卻有不錯的表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