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來了,歡樂谷們咋辦
對于習慣于“中餐”的中國游客來說,在飽嘗“西餐”美味的同時,終歸還是不會拋棄“中餐”的
每到暑期檔,旅游市場就如同夏日溫度一般“熱情”高漲。今年暑假更是不同——作為國內主題公園行業的標志性事件,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門迎客,意味著以歡樂谷為代表的本土主題公園將面臨一個與此前完全不同的競爭格局。
事實上,自上海迪士尼項目啟動以來,有關“迪士尼來了,歡樂谷們怎么辦”的討論就一直不絕于耳。時任華僑城集團總裁的任克雷就曾公開表示,“中國的旅游企業沒有理由懼怕迪士尼的到來”。在他看來,迪士尼的進入反而有助于把市場“蛋糕”共同做大,差異化競爭帶來的將是共贏。
如今,這樣的判斷到了正面“較量”的時候。當上海迪士尼頻頻刷屏時,北京歡樂谷迎來了盛大的十周年慶典,上海歡樂瑪雅水公園二期也正式開放并啟動了《天幕水極》的全球公演……種種跡象表明,新競爭者的加入,似乎更加激發起了這個中國最早本土主題公園品牌的昂揚斗志。
從歷史經驗來看,無論是在美國、歐洲,還是在日本以及香港,迪士尼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給當地旅游業帶來一個新的發展機會。市場人士指出,迪士尼進入了全球這么多區域市場,并沒有阻礙其他主題公園的經營發展,相反卻帶來新的管理理念、新的品質和服務,倒逼行業發展更加重視品牌、品質,繼而促進本土主題公園行業整體提升轉型。
香港迪士尼開業給國內主題公園帶來的變化,進一步驗證了上述觀點。2005年香港迪士尼開園,一河之隔的深圳歡樂谷當年業績增長就超過了20%。從地理位置上看,深圳歡樂谷與香港迪士尼相距45公里,這個距離差不多正是上海歡樂谷和上海迪士尼之間的距離。
可以肯定的是,迪士尼的進入將會給國內主題公園行業帶來一場不可避免的洗牌,一批創新乏力、內功不實的企業,在未來3到5年內或將難逃被淘汰出局的命運。畢竟,主題公園在國內仍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即便是歡樂谷、宋城這樣已具備相當競爭力的品牌項目,倘若沒有持續的創新產品,未來要面對的壓力依然不小。
近年來,外資不斷加碼國內主題公園市場,無論是景觀設計、游樂設施、旅游演藝,還是軟件服務,都給大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除迪士尼外,位于北京通州的環球主題公園預計2019年開業;世界排名第二的默林娛樂集團將在上海或周邊打造“樂高樂園”;法拉利也宣布將在中國建設一座法拉利主題公園。
對國內現有的主題公園而言,外資品牌的涌入,無疑將迫使本土品牌在體驗上全面升級;而對于未來新建公園來說,則會形成一定的引領示范作用,并加速主題公園和文化企業形成合作,激發民族企業挖掘更多的中國文化元素,研發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旅游項目。正如一位業內專家所言,對于習慣于“中餐”的中國游客來說,在飽嘗“西餐”美味的同時,終歸還是不會拋棄“中餐”的。
更樂觀的預期,還是來自于中國消費市場的無限潛力。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WTTC)的統計數據,在全球范圍內旅游業每年約貢獻7.2萬億美元,幾乎占全球GDP的10%,這其中,中國更是貢獻了最大的增長率。
據統計,近兩年來,中國國內旅游收入總額年均增長都保持在10%以上,遠超社會平均水平。2015年,國內旅游業收入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研究機構預測,未來20年至35年將是中國旅游業的黃金增長期。這一數據,讓有實力、有遠見的旅游業者一定不會無動于衷的。
編輯:wanglongzhao
相關閱讀
2019主題公園六大科技趨勢
為創造獨特和難忘的游客體驗,高科技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2019年最吸引眼球的科技趨勢是哪些呢?【詳細】
中國超半數主題公園“無主題”
主題公園熱遍布全國各地,但發展痛點卻始終難以根除。日前,AECOM發布《中國主題公園項目發展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介紹,中國主題公園建設正處入快速發展期,預測至2020年,整體游客量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