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廣場水景藝術
城市廣場水景是城市公共空間水景的一種類型,它與其它水景一樣,以水為基本構成要素與其它要素一起形成城市的水景。城市是人類文化匯聚的焦點,是個十分復雜的組織,任何城市都是社會的、生態的和形體的整體。如同城市,任何一個構成城市的要素同樣是眾多因素的集合體。如此看來,城市廣場水景的產生、形成也同樣包含著物質的、精神的、社會的、經濟的、生態的眾多方面,那么,研究城市廣場水景,就是研究一種關系,主體人與客體水景的關系、客體水景與客體廣場之間的關系。于是,筆者將城市廣場水景的概念總結為:處于城市廣場中的,由人工或自然水體構成的景觀,具有反映城市活力、文化內涵和人們生活需求的功能。
一、城市廣場水景與城市廣場的關系
城市廣場是城市空間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藝術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氣氛的開放空間。它通過各種景觀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間形態、功能。水體在廣場中的形態是通過邊界的圍合而形成的,圍合可以是通過硬質材料、也可以通過自然元素圍合以及它與其它要素結合成的水景都是需要通過廣場的承載來實現。因此,以廣場為“背景”探討水景不僅在于它確是廣場中的一個設計要素(水景不同于廣場中的其它小品要素,它是完全“根植”于廣場上的),而且它還與廣場有著隱性的“對話”關系(因為廣場是地域文化的載體,而水景既是地域文化的載體,水本身具有文化性)。
二、城市廣場水景的特點
(l)空間的活化
在廣場環境中,人們最關心的是水平視覺空間環境所賦予人的視覺沖擊和親近自然實體的程度。在有限的空間中,我們無法要求山水自然景觀的全盤搬人,也不能一味追求氣勢的宏大。因此,在廣場空間中,要運用一定手段拓展空間、引導空間,用多樣的景觀內容豐富環境空間,達到活化空間的目的。
空間的拓展
規模較大面狀的水,在環境空間中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一方面,水虛無的形態弱化了空間的界限,延展了空間的范圍,有助于空間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僅給水面帶來光輝與動感,還能使水面產生虛空間,豐富和擴展了空間,產生開闊、深遠之感。面狀的水在環境中采用規則或不規則式,或者多個水池組合疊成立體水池;水面可與踏步浮橋結合,形成水中漫道,或和小品結合形成水中景觀。
空間的引導
像小規模的水池或水面的點式水景,在環境中起著點景的作用,成為空間的視覺焦點,從而起到引導作用。點式的水在環境中布置較靈活,可以分布任何地點,與花壇、平臺、裝飾小品結合。線式的水,形狀細長,有一定方向性,有劃分空間和暗示、引導空間的作用。平直的線式水面,往往能形成明確的軸線,給人強烈的次序感;折形的線式水面,蜿蜒曲折,深幽而含蓄,暗示著空間的連續。線式水面一般采用流水,結合噴泉和水池形成生動的景觀,造成連綿不斷的空間印象。
空間的層次
水景作為視覺對象,應有豐富的視覺層次。在廣場環境中,首先,充分利用水多樣的形態和可塑性,靈活組織點、線、面式水景;其次,可采用疊合的方式形成立體水景,構成立體三維空間,從而增加空間層次感;再次,借助環境中其他要素如亭、橋、汀步、雕塑小品等分隔和充實空間;此外,可以利用水邊植林草地來掩映空間,從而獲得豐富的層次空間。
?。?)作為公共藝術品
廣場水景存在于城市的開放空間,具有面向公眾的特點,是城市的公共藝術品。“公共藝術”是指在城市建設中對環境進行藝術性的規劃設計和在城市開放空間等公共性場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術品、構筑物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實用物品的藝術設計與制作。公共藝術的形式又可分為靜態公共藝術和動態公共藝術。靜態表現形式是通過媒體的物質狀態來表達文化的內涵;動態表現形式是通過社會性的公共文化活動來完成。水景是城市中眾多公共藝術作品的一種,無論在表現形式還是功能上都具有公共藝術自身的規律、特點:
公共性
公共藝術的公共性,主要體現在它與公眾社會的互動性、公共輿論的開放性和參與性,以及贏得社會公眾權利只授予的合法性等方面。它展現于一切公開的場合,接納不同社會階層公眾的共同參與,并為公眾社會所檢閱、批評和享用。
廣場水景所具有的公共性,決定了它的內容、形式是為眾人服務,它同人的生活聯系緊密并具有一種互動關系,加強場所環境與市民的親和力、環境的認同感,柔化、淡化空間界面給市民帶來的負面影響。公共藝術的本質是親民的,它為大眾而作,謀求的是公眾之利,從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以人為歸宿。
公眾審美性
水景藝術是以自身的主題和形式通過藝術形象揭示出事物的美學特征和本質。審美活動是感性的、直覺的,同時也是理性的、思維的,本雅明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的感性認識方式是隨著人類群體的整個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的。”在城市化成為人類歷史不可抗拒的潮流的今天,城市大眾放棄對藝術品原作韻味的凝神關注,轉而在對復制品的消遣中自我陶醉,在群體的共時性消費中集體狂歡,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審美活動的主要形態。
水景希望通過感性的與理性的、直覺的與思維的有機的結合,以其自身具有的文化內涵和形象性等特征,展現真、善、美價值,給公眾提供積極向上的認識活動領域。
教育引導功能
公共藝術區別于一般的商品的地方,就在于它對人的精神生命能夠帶來智慧的增長。同時,公共藝術是進行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成為“城市振興計劃”的一部分。公共藝術是一種向公眾傳播文化的媒體,環境藝術化工程的建設,將帶給市民新的視覺感受,引導人們文明、舒楊的行為。水資源是當今社會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時刻提醒水對人類的重要性,具有意向性的作用。同時也向公眾提出了如何利用可持續方法讓水景永不斷流的設想。
編輯:shangxiyun
相關閱讀
努力提升公共空間意識
所謂公共空間,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包括街道、廣場、公園、體育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共綠地以及公共圖書館等,它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的資源。公共空間意識則是指人們對于公共【詳細】
墨爾本Eastland城市廣場景觀設計
Ringwood圖書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