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要轉變傳統環保模式
第一,技術進步和創新是綠色產業的重要支撐。要加大對節能減排降耗和環境保護等綠色技術研發的投入,加強創新鏈各環節的銜接。要建立公開透明、穩定的激勵機制,形成可預期的投資回報,促進企業進行長期創新投入。一要加強基礎性研究,開展污染及其危害的機理研究,為確定生態環境治理重點和技術路線提供科學依據。二要加大綠色共性技術研發投入。特別要加大綠色技術設備的研制力度,增強為企業節能降耗減排技術改造提供裝備的能力。三要加強產學研用結合、引進技術與自主研發結合,制定研究開發、成果轉化、試點示范和技術推廣一體化發展規劃。鼓勵國內大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的技術創新聯盟,加快綠色技術商業化。四要推進綠色技術研究開發與標準一體化,加強科技對標準制定的支撐作用。五要加強綠色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企業開展綠色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積極性。
第二,進一步完善綠色標準體系,科學推動綠色生產和消費。動態調整行業綠色發展標準,促進節能減排降耗、資源綜合利用等新技術的推廣利用。一是根據需要,提高重點排放行業的標準水平。二是擴大實行節能減排降耗標準的行業范圍。三是補充缺失的標準。根據節約資源的要求,制定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標準。建立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的排放標準。隨著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技術的發展,單項指標往往不能反映企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應制定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最終排放標準。
第三,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鼓勵綠色裝備制造。鼓勵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國際合作、自主研發等多種方式,研制適用的節能減排降耗技術裝備。切實落實加速折舊等政策,鼓勵綠色生產和節能減排的技術改造。可考慮對首批次采購新型先進綠色技術裝備,給予價格補貼、綠色信貸等支持。
第四,發展綠色服務,普及綠色發展知識,推廣綠色發展模式。以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為重點的綠色服務業是新興服務業,包括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綠色技術研發、咨詢、技術推廣,以及資源回收利用、能效管理、碳資產管理等。在這一過程中,要建立綠色服務標準,培育服務人才,提高綠色服務能力和質量;探索綠色服務的發展模式,制定鼓勵綠色服務的政策。特別是一些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和農村污染處理,因缺乏技術和人才,難以開展,迫切需要專業化的服務隊伍。應鼓勵針對性地開發技術,探索服務模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中小企業和鄉村的節能減排、資源和廢物回收利用等提供綠色服務。
編輯:li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