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印發
解決長江中游航道“梗阻”問題
《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先手棋。要著力推進長江水脈暢通,把長江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統籌鐵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設,率先建成網絡化、標準化、智能化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進一步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強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支撐力。
一是提升黃金水道功能。全面推進干線航道系統化治理,重點解決下游“卡脖子”、中游“梗阻”、上游“瓶頸”問題,進一步提升干線航道通航能力。二是促進港口合理布局。強化港口分工協作,統籌港口規劃布局,優先發展樞紐港口,積極發展重點港口,適度發展一般港口,嚴格控制港口碼頭無序建設。三是完善綜合交通網絡。圍繞建設長江大動脈,加快鐵路建設步伐,優先實施消除鐵路“卡脖子”工程,形成與黃金水道功能互補、銜接順暢的快速大能力鐵路通道。四是大力發展聯程聯運。鼓勵發展鐵水、公水、空鐵等多式聯運,增加集裝箱和大宗散貨鐵水聯運比重。
創新驅動引導產業有序轉移
創新驅動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綱要》提出了一系列舉措,主要有:
一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一是打造創新示范高地,支持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舉措和重大政策。二是強化創新基礎平臺,加強長江經濟帶現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三是集聚人才優勢,國家各類人才計劃結合長江經濟帶人才需求予以積極支持,吸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四是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深入實施技術創新工程,整合優勢創新資源,打造重點領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構建服務于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高水平創新鏈,開展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的研發攻關。五是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為公眾尤其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力量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
二要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產業整合升級,依托產業基礎和龍頭企業,整合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引導生產要素向更具競爭力的地區集聚。打造產業集群,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強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重大技術產業化和應用示范,聯合打造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家電、紡織服裝等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升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水平。四是積極發展服務業,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三要打造核心競爭優勢。一是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提升關鍵系統及裝備研制能力,加快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加快區域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二是推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寬帶中國”戰略實施,實施沿江城市寬帶提速工程,持續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和農村光纖入戶,提升寬帶用戶網絡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加快4G移動寬帶網絡建設。三是促進信息化與產業融合發展,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構建先進高端制造業體系,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試點。
四要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一是突出產業轉移重點,下游地區積極引導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以內需為主的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加快向中上游地區轉移。二是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平臺。推進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促進產業集中布局、集聚發展。三是創新產業轉移方式。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產業轉移合作模式,鼓勵上海、江蘇、浙江到中上游地區共建產業園區,發展“飛地經濟”,共同拓展市場和發展空間,實現利益共享。
發揮武漢引領作用推進新型城鎮化
推進新型城鎮化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長江上中下游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差別很大,推進新型城鎮化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大中小結合、東中西聯動。《綱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這個目標,提出了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強新型城市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等重點內容。
一是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首先要抓住城市群這個重點,以長江為地域紐帶和集聚軸線,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依托,形成區域聯動、結構合理、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格局。二是要促進各類城市協調發展,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等超大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培育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小城鎮。三是要強化城市交通建設,加強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建設,實現城市群內中心城市之間、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1-2小時通達。
二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一是要拓寬進城落戶渠道。二是創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模式。
三是加強新型城市建設。一是要提升城市特色品質,將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發展。二是要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建設和諧宜居、充滿活力的新型城市。三是要創新城市規劃管理,促進城市發展由規模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控制特大城市人口和空間過度擴張,推動特大城市部分功能向周邊疏解、產業向中上游轉移。
四是統籌城鄉發展。一是要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二是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三是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編輯:wanglongzhao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