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鐵公共藝術凸顯城市魅力
最終確定的方案可謂充滿了“青島味道”。
首先,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將整條線路的出入口按統一風格進行設計,著力體現青島特色,吻合青島印象,將其作為青島城市記憶或延伸的一個縮影。此舉不僅便于識別、節省投資,還為運營后的日常維護提供了方便。其次,出入口方案通過對歐式風格元素的抽象和提煉,采用新古典主義手法,使其更簡約并適應青島不同區域的建筑風格,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充分體現青島地域文化特色,融入鮮明的城市記憶。選擇建筑材料時充分考慮了青島海濱城市氣候特征,注重耐用性和耐久性,梁、柱等構件采用型鋼骨架外包飾面的做法,便于大批加工制造,具有安裝簡單、維護方便的特點。
在公共藝術品方面,地鐵3號線在青島北站、李村站、五四廣場站、太平角公園站、匯泉廣場站、中山公園站、人民會堂站和青島站等8個站點內都設有公共藝術品,以期展示青島兼容并蓄的東方文化和歡暢旖旎的海洋文化,作品均出自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青島站的浮雕《紋脈》頗具代表性。該作品出自中央美術學院,創造性地使用了指紋印記的造型元素,將青島方言文字化呈現,并組合成青島老建筑、船等剪影式的造型,體現了青島獨特的地緣性及歷史融合性,沉穩而有底蘊,巧用石材銅鑲嵌工藝將青島百年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正式啟動方案創作設計到制作安裝工作完成前,一年多時間里,該作品接受青島地鐵藝術專家委員會會議評審11次,調整優化達20多次。”青島地鐵集團總工辦副主任吳學鋒告訴記者,從方案整體性的感官感受到文字細節動人的呈現,再經專家指導和文史資料《青島方言志》的嚴謹把控,以及字體的優化和空間關系的調整,工藝的精巧和材質的選用……整個作品經過了專家、創作者反復錘煉和藝術家的親手琢磨,最終才誕生面世。
“之所以這么精益求精,對細節精心打磨,就是想通過這條流動的交通動脈,講好青島故事,給乘客一種美的享受,并力求一條線比一條線做得好。”張君說。
2號線將推廣全國首創的“空間一體化設計”
“現在來看,3號線的整體文化藝術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也有不足和遺憾。”張君坦承,不足之處主要是沒有將3號線作為一個空間整體來設計,藝術品、裝修、設備等“各自為戰”,整體空間感不強。今后,隨著地鐵車站裝修空間一體化設計新理念在2號線的推廣應用,這一遺憾將被彌補。
“空間一體化設計在全國地鐵中也屬首創。經過專家們多輪專題討論、審查,認為地鐵2號線室內裝修空間一體化方案基本可行。”張君說,這一理念核心是將地鐵車站的室內裝修、公共藝術品、導向標識、廣告設置、機電安裝等進行一體化設計,打造具有當代性、唯一性的公共藝術空間,增強地鐵建筑的藝術感。
據了解,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共設置22座車站。車站室內裝修一體化設計將遵循滲透性、連續性、過渡性、舒緩型、整體性原則,簡約明快,運用蔓延設計手法,尊重城市歷史和城市文化,在滿足地鐵功能性的同時,把握好“空間、功能、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著重體現出符合青島城市的獨特氣質。根據地理特色和文化背景,車站裝修空間一體化設計劃分為標準站、重點站,標準站設計整體風格在全線統一中體現變化,以色彩為標志,線面結合,秉持“簡化車站內部裝飾風格,體現工業藝術化”設計思路。重點站設計則凝聚站點周邊文化特色,運用地域性獨特元素,提升青島地鐵的精細化、藝術化和個性化水平。
為給地鐵2號線空間一體化設計提供技術和平臺支撐,目前,青島地鐵集團正在搭建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協同平臺,將設計多專業多交叉的二維平面圖轉化為三維可視化模型,讓基建安裝、水電、裝修等地鐵建設內部的各個環節在虛擬建筑中漫游,某一方面更新數據,其他方面可實時看到,并對各自圖紙作出相應調整。
“地鐵車站的藝術品設計將更加考慮整體性。比如,廣告和藝術品結合在一起,導向標識和藝術品結合在一起。乘客眼前的導向標識既是一件藝術品,同時也是導向。”張君這樣描繪空間一體化實施后的效果。
與地域特色充分結合體現“一線一主題”
一線一主題、一站一故事。融入文化基因的青島地鐵,將成為青島遞給世界的一張新的名片。
近期線網中唯一跨海連接黃島區與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線1號線,南起黃島區峨眉山路站,北至城陽區東郭莊站,串聯黃島、團島、臺東等眾多核心區,是連接西海岸城區、東岸城區和北岸城區的南北向快速軌道交通走廊。下一步,將結合沿線的歷史文化風貌,按照空間一體化的設計理念進行設計,力爭做到既傳承歷史彰顯青島特色,又符合時代創新精神。
貫穿西海岸新區的軌道交通骨干快線13號線,將以“古港新航”為定位,從挖掘遠古海上絲綢之路航海文化的歷史積淀著手,延伸至現代青島奧運帆船之都的美譽傳承,展現出航海文化與“一帶一路”一脈相承的綜合樞紐城市的特質,從中提煉了三角形風帆形狀、醒目清爽的灰白色帆船主體色彩以及乘風破浪的帆船船隊三個經典元素來構筑藝術設計內涵。
藍色硅谷內的軌道交通快線11號線,將突出藍色海洋主題,以“輕盈、簡潔、經濟”的設計原則,追求技術領先和現代感。車站外立面主要采用鋼、金屬面板、玻璃等材料。在站臺設計上,海洋大學站、北九水站等各個車站也別具特色。
“青島地鐵的公共藝術建設,實現了從藝術裝點空間到藝術營造空間的轉型,連接青島的過去與現在,支撐青島的夢想與未來,將讓走進地鐵的人們充分領會青島這座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多次參與青島地鐵藝術設計工作的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王中教授如是評價。
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認為,青島地鐵是山東省建設的首個地鐵項目,也是這座城市公共文化建設的一次重要契機。青島地鐵的公共藝術項目,以反映海洋文化的公共藝術為紐帶,守望文化家園,修復歷史記憶,彌合傳統斷層,詮釋了自然與社會生態和諧共生的關系,實現了文化的交融與心靈的構筑,真正成為大眾的公共藝術。
“青島地鐵的公共藝術空間較好地實現了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統一。”青島人文學者李明說,青島地鐵若干線路在一個相對廣闊的城市格局下進行規劃和設計,穿過了若干個不同時期的文化,體現了多種文化傳承。同時,青島地鐵公共藝術空間也在創造一種新文化,用新的表達方式體現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