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保護野生動物的智慧
隨后,論壇一行來到了標茶町虹別酪農中心。在當地生態環保組織“虹別KOROKAMUI會”會員們的帶領下,穿梭于當地農場,參觀了作為島梟飼料的西別川水產廳鮭魚、鱒魚的孵化場,島梟人工巢等地。島梟是日本的天然紀念物,被北海道原住民阿衣奴人尊為最高守護神。原來島梟在北海道有1000多只,由于島梟需要在樹齡200至300年的大樹上棲息,且需要非常干凈的水源捕魚為食,隨著人類對森林砍伐、河道的整修,以及遭遇交通、觸電事故等原因,島梟的數量在逐年減少,上世紀70年代時只剩70余只,瀕臨滅絕,現存140余只。
“森林、河川、海洋、空氣,萬物互通,只有保護好島梟的生息地,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基礎產業,才能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生命。”虹別KOROKAMUI會會長館定宣先生說道。1994年起,當地居民發起了“島梟森林保護百年事業”。植樹造林,設置島梟的人工育兒巢,監測管理作為島梟飼料的鮭魚、鱒魚的孵化過程,是工作內容的一部分。該協會會員由農民、漁民、攝影師、家庭主婦、中學生等各行業人士組成,也有像伊藤先生一樣,專心投入到環境保護事業中的人士。伊藤先生家里有兩個女兒,由于缺乏勞動力,10年前就開始不經營農業了。同學們與該協會會員進行了座談交流后,紛紛感慨于為了保護環境這一信念,區域一體化團結之緊密,收獲頗豐。
此行的另一收獲是見到了日本土著民族阿衣奴人秋邊日出男先生。“把自然當作人來看,溫泉是大地涌出的乳汁,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秋邊先生分享了原住民對于環境保護的智慧與經驗。
齋藤慶輔先生是釧路濕原野生生物保護中心猛禽類醫學研究所的獸醫,他以自己20多年的工作經驗為例,與學生們分享了如何與野生動物共存的智慧。
維持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猛禽類的正常生活,關系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齋藤先生說,野鳥的生活與人類活動最為密切,它們在人類修建的道路上通行、捕食,把電線桿當作歇腳點,在人類的養魚、養雞場撿食垃圾等。
齋藤先生的醫院不只為猛禽治病,還對其傷病原因進行調查和研究。2000年至2009年島梟的傷病、死亡原因調查結果顯示,有38%的島梟因遭遇過交通事故,14%為落網而死,9%觸電身亡,7%因捕食而亡,3%溺亡,其他原因占29%。為防止島梟遭遇交通事故,他們在道路兩側排列高于汽車高度的黃色醒目旗幟;為防止觸電事故,他們一方面和電力部門協調在電線桿上安裝絕緣裝置,一方面想辦法阻止其在危險場所停留,并將其誘導至安全的樹枝上歇腳。
“傷病的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信使,科學地接受它們帶來的訊息,我們就能知道如何保護養育人類和動物的自然環境”,齋藤先生稱之為“環境治療”。
親身實踐種植島梟守護林
創造島梟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是為人類自身創造更加舒適的生存環境。6日上午,7個國家的大學生們來到標茶町島梟守護林,與虹別KOROKAMUI會的會員以及別海町森林組合的人員一起親手栽種下了水、白楊、白樺、犬槐等7種600棵樹苗。
“北海道已經有這么多的綠色,還有必要植樹嗎?”韓國學生KIM?HOJOON同筆者一樣有著相同的問題。別海町森林組合的武田先生解釋說:“由于樹木有自然死亡、人類砍伐等原因,為了不讓綠色減少,必須要種樹。”
那為什么需要種這么多種類的樹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生態所所長劉雪華副教授解釋說,每一種樹,都有專門的動物與其產生關系。樹上生存著不同的昆蟲,昆蟲又與不同的鳥類發生關系。食物鏈的相關性很強,系統越復雜,關系越復雜,關系越復雜,系統越穩定。即使其中某一根食物鏈斷掉,還有其他的鏈條支撐。假設只種松樹一種樹,只有松毛蟲會吃,這是一個單食物鏈,單一食物鏈一斷,系統就會崩潰。劉雪華說,成分復雜的生態系統才健康、穩定。復雜生態系統里的每一個生命成分都在發揮作用,因此都要維持它的存在。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很重要。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