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文創園:老廠房華麗轉身時尚設計廣場
不好的時候要想辦法變好,好的時候要想辦法變得更好。“751”這個符號,10年前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有點土氣、舉步維艱的國企,60年前則是一個剛剛成立兩年、國家寄予厚望的新廠。然而今天,她已經脫胎換骨,不僅洋氣十足,還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國內國際都被口耳相傳的751D·PARK時尚設計廣場。
神秘工廠的變遷之路
為了探究751從一個煤氣廠老國企華麗轉身為時尚文創園的變革和創新之路,《中國企業報》記者日前尋訪了正東集團兩大產業之一、負責751文創園運營的北京迪百可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專訪了總經理張軍元,了解到命運多舛的751從誕生到輝煌再到沒落的前世,以及殺出一條血路后今天的意氣風發。
早在1954年,作為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56個大型工業項目之一,751的前身751煤氣制造廠問世,當時得到前蘇聯和民主德國(原東德)的厚愛,得到不少援建款,煤氣產量最高峰時曾占到北京市民生活用氣的1/3。為什么叫751?答案很簡單,因為當時有軍工的成分,為了保密,一般對外都用代號表示。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初,前蘇聯對中國實施一項援助,建造“718聯合廠”,又稱華北無線電零部件廠,下分718廠、798廠、706廠、707廠、797廠、751廠和11研究所。軍工廠于1951年建成。許多老北京人都記得,這是一個“進廠必須查三代”的神秘工廠。到1960年前后,軍工廠開始分家,前五個代號的廠子經過一系列兼并改造重組,成立了新公司,剩下一個751廠獨立經營并轉為民用,11所變為某技術研究所。這從一家變成三家后的企業,是各自獨立的產權方,當時直屬電子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在十年前撤銷。
前蘇聯沒了,原東德沒了,718聯合廠沒了,電子工業部沒了,大家都各奔前程了。751煤氣廠的煤氣雖然也沒了,但廠子還在,其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轉型做起了時尚文化的生意,而且還做得風生水起。大約10年前,煤氣廠搖身一變,洋氣了起來,還起了個中西結合的名字——751D·PARK時尚設計廣場。
“聯姻”服裝設計協會
作為751東家的北京正東電子動力集團公司,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規劃委、中關村(000931,股吧)科技園管委會、朝陽區政府,以及上級主管北京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與關懷。2003年按照北京市政府政策性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751退出了煤氣生產行業,2006年在原北京市工業促進局牽線促動下“聯姻”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利用原屬煤氣廠保護留存的工業資源特色,將工業遺存與科技、時尚、藝術、文化緊密結合,靠經營創意設計、產品交易、品牌發布、演藝展示等產業一起“過日子”,“聯姻”十年,成為“模范夫妻”,入列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如今的751,已經兵強馬壯、高手云集,入駐園區的設計師工作室及輔助配套類公司已達150余家,其中服裝設計、建筑、家居等設計類約占一半,另一半是影視傳媒、咨詢策劃、時尚培訓、網絡科技等公司。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廢墟中的現代醫院景觀改造
這是一個醫院中心內庭景觀改造項目,意在統一庭院的整體景觀風格。場地位于1974年拆除的PobresInocentes醫院遺址,該醫院是一座始建于15世紀初期的醫院綜合體,極富考古價值,但如今只留有興建初期時的看護所十字翼部分【詳細】
北京長安街沿線景觀改造將大幅度提升“顏值”
作為神州第一街的長安街正在進行包括建筑物外立面、綠化景觀、道路及附屬設施等8個方面的景觀改造,今年底長安街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