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研究發現,植物在感染病原體時,會通過減少病原體可獲取的糖分這種“斷糧”的方式來自我防御。這一發現有望用于開發幫助植物抵御病原體的新型農藥。
細菌等病原體侵入植物時,會吸收植物光合作用時產生并蓄積的糖分。
日本京都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擬南芥葉內部有一種蛋白質能將細胞外部糖分輸送到內部。在細菌等病原體入侵時,擬南芥會啟動防御應答機制,這種蛋白質的作用就會變強,將細胞外部的糖分回收到內部。這相當于植物通過給細菌等病原體“斷糧”,來達到防御目的。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人為破壞了這種蛋白質的作用,發現細菌數量大幅增加,擬南芥的患病情況較為嚴重。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機制應該也存在于其他植物中,這一發現將有助于研發幫助植物抵御病原體的新型農藥。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的網絡版上。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