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三年完成綠化建設面積3萬多公頃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時值初冬,秋韻猶存,全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的岳麓山層林盡染,游人如織,迎來楓葉最佳觀賞時節。楓葉紅,銀杏黃,三年傾城造綠,星城繽紛出彩。人民東路、雷鋒大道、黃橋大道、開元路等十條最美綠色通道披上“彩妝”,一條條風景大道、林蔭大道、鮮花大道如帶舞動,對接城鄉,星城“春有花、夏有蔭、秋有色、冬有景”成為常態,為市民送上一份份“生態禮包”。
公園:一年四季風景不重樣
初冬時節,繽紛落葉迎風起舞,公園里、街頭巷尾、道路兩廂被點綴得絢爛多姿。岳麓山上游人如織,風景這邊獨好。
漫步烈士公園,金燦燦的銀杏樹下,遍地染金黃。鬧中取靜,71歲的市民胡金蓮正在年嘉湖畔晨練。“環境美了,秋天舒適宜人,老人小孩都出門踏秋哩。”春可賞百花,夏有綠樹成蔭,金秋賞丹桂,冬看銀裝素裹,一年四季風景不重樣。家門口的變化,胡娭毑感同身受。
洋湖濕地公園、八方山公園、文軒公園、隆平公園、松雅湖濕地公園等120個公園陸續建成并開放,串聯成片、成帶、成網;115家機關事業單位拆除大院圍墻,敞開“心墻”透綠,搖身變“社區公園”……“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越來越多的市民公園、社區公園在老百姓家門口出現。
今年是三年造綠大行動收官之年。三年造綠大行動以來,長沙共完成綠化建設面積34486公頃,新增公園和綠地3081公頃,相當于73327個標準籃球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4.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33%,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0.8平方米,三年增幅達17.39%,品質長沙盡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
綠道:銀杏大道披華麗“金妝”
沿湘江風光帶一路騎行,參天香樟,萋萋芳草,迎風綻放的雛菊,高低相間,錯落有致。穿行其間,心曠神怡。來長深造的在校大學生楊宏程,是一名騎行愛好者,喜歡在閑暇時光,邀上好友結伴騎行,飽覽一江兩岸好風光。
沿芙蓉北路,從伍家嶺波隆立交橋一路驅車向北,綿延近12公里的銀杏大道,披上金色外衣,3600多株銀杏樹剛勁挺拔,金燦燦的銀杏葉迎風搖曳。驅車沿東六路一路向北,法國梧桐亭亭玉立,茶花樹與滿天星相得益彰,滿眼蒼翠,一路好風光。芙蓉區人民東路、岳麓區雷鋒大道、望城區黃橋大道、長沙縣開元路等10條最美綠色通道,披上“彩妝”,串聯起最美景觀帶。
道路結成一張張“綠網”,綠道串聯成一條條“綠脈”,庭院化作星羅棋布的“綠點”,森林變成一個個“綠肺”……“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城市新畫卷徐徐舒展。一大批市級綠色示范集鎮、綠色示范社區、綠色示范村莊、綠色示范庭院脫穎而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最具幸福感省會城市等“國”字號殊榮紛至沓來,綠色成為長沙的底色、幸福的密碼。
“希望地鐵、公交站出入口撐起綠蔭,烈日不怕曬,下雨不用愁。”造綠、造福沒有休止符。新三年造綠大行動接力前行,聽說長沙將打造“炎日不懼曬、小雨不濕身”的林蔭路網,胡娭毑飽含憧憬,期待品質長沙更添詩情畫意。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