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萍研究員(左三)向學生們講解不同植物染料的著色特點
據研究員董超萍介紹,近年來,集生態、環保、保健于一體的植物染料開始引起服裝產業界的重視,紡織學院染整技術研究所自2008年開始,利用自身雄厚的研發力量和本地的植物資源,對柑橘、核桃、銀杏葉、葡萄、石榴、冬青樹等30多種植物的廢棄物及部分中藥的染料萃取技術進行研發,在核桃皮等一部分植物中成功提取出商業規模的濃縮染料,提供給服裝企業后生產的真絲、內衣系列產品受到了市場的熱捧。
董超萍研究員在展示純天然植物手染服裝作品
在以服裝為終端導向的紡織行業,面料是最基礎的生產鏈源頭。其“姿色”往往決定著服裝的質地和外觀效果,引導著服裝的制作方向與風格定位。因此,面料染色的研究與開發是服裝市場的關鍵性決定因素。學生創新團隊設計制作“植物手染產品”,把成果推廣到杭州眾信印染有限公司、杭州云洗山公司等企業,利用他們研發的植物染料工藝和技術,推出系列植物藍染產品,產品遠銷韓國、美國等10多個國家。
紡織學院院長夏建明教授介紹說,該研究成果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專利7項。同時,該研究成果先后獲得省級、國家級“挑戰杯”比賽特等獎,嚴文文同學的植物拓染作品《四季》因還原了古老的槌草技術而被中國絲綢博物館永久收藏。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