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企業在PPP建設模式下怎樣生存
近年來,PPP建設模式在國內迅速推廣,對于工程監理企業而言,這既是全新的業務領域,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監理企業需要對PPP模式深入研究,探究監理企業的現狀及PPP模式下的優劣勢,有針對性地做好應對PPP模式的各項準備。
2015年6月1日,我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給PPP模式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以充分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在河北省范圍內,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已建立省市縣三級項目庫,入庫項目超過250個,估算總投資額逾4000億元,涉及交通運輸、農業、環保、醫療、文化等13個公共服務領域。PPP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招商人(政府)及投資人(兼承包商)接納。
與其相應的工程監理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壓力,政府及社會對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監理企業在工程中的責任逐漸加大。應對好市場的新常態模式,需要從分析PPP模式出發,探析監理企業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PPP模式及特點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PPP模式下,政府負有責任提供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類項目。其中非經營性項目是政府通過招商確定投資人后,由投資人組建項目公司,負責處理項目建設的全部事宜。建設完成后,政府(招商人)在一定期限內收購。
PPP模式的特點有以下幾個:
一是利于項目推進。征地拆遷是公路建設中的一項關鍵性的基礎工作,基于PPP模式的伙伴關系,由政府投資方負責協調,更有利于征地拆遷工作的開展和項目的整體推進。
二是實現利益共享。隨著土地價格的上漲,征地拆遷費用已經占到公路總投資的20%至30%。由于公路項目投資期長,收益率低,由政府承擔土地拆遷成木,可以減少民營投資機構的投資,使民營投資機構的利益得到保障。
三是風險共擔。征地拆遷進展具有不可預見性,由政府負責前期工作,使項目具備施工建設條件,體現了政府與民營投資機構風險共擔。另外,民營機構根據情況靈活組建特許公司,由其負責公路項目建設,更能發揮其專業優勢,提高效率。
建設期的征地拆遷由地方政府負責,即便采用拆遷費用總額包干控制,仍然會產生地方政府為了維護當地利益使得拆遷費用過高的問題。實際建設過程中,即使完成拆遷,施工建設中仍需沿途鄉鎮政府配合,勢必造成與沿途鄉鎮政府多方協調,不利于建設工作推進。
監理企業現狀及PPP模式下的有利因素
國內工程監理的職能中被社會所認同接受的、企業應用熟練的,往往是質量控制、安全管理。對工程進度控制只停留在施工計劃審核與協調上,對項目整體的進度控制主要由施工方處理,對工程物資采購進度、控制與協調上,亦力不從心。監理企業能做的費用控制目前階段更多的是停留在對合同單價進行簡單的計算或審核,對事先的控制、估算,前期無法介入,過程中缺乏經驗和手段,僅能控制現場簽證的費用,控制能力偏弱。目前階段,監理企業大多只能停留在合同簽約后程序上的管理。信息管理僅是按照監理程序,對施工階段現場安全、質量、進度控制方面的部分項目信息流進行管理,缺乏實力去構建信息管理的平臺和技術。僅停留在協調施工單位現場施工的界面,這與監理規范、社會期望相差甚遠,缺乏PPP項目所要求的信息管理平臺。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資金鏈緊張 東方園林多處PPP項目建設停滯
在資金鏈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東方園林的PPP項目進展如何?【詳細】
PPP項目清理漸入尾聲 規范發展利好龍頭企業
一度被冷卻的PPP市場又出現回暖跡象。上證報記者注意到,近日,東方園林、鐵漢生態、蒙草生態等PPP【詳細】
園林綠化行業方興未艾 PPP模式獲企業青睞
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和城市環境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正式納入【詳細】
PPP驅動園林行業高增長 蘊含豐富投資機會
響應民生訴求與提升城市價值驅動地方政府園林生態投資快速增長,行業空間廣闊。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全社會對生活居住環境要求不斷提高。地方政府積極響應這一民生訴求,同時為促進城鎮價值(包【詳細】